APOL wrote:如果你小孩想要打棒球成為台灣職棒選手! 你願意嗎? 血淋淋的一句話..但事實上就是九成以上反對(不能怪家長 台灣職棒選手待遇不如國外成熟也是原因)以基層棒球運動培養跟整個全民棒球運動風氣來說台灣還有很多進步的空間...
kevin312519 wrote:基本上東方人的體格比...(恕刪) 日本12支職業球隊,至少就有600人可以從裡面挑精英,外加很多獨立聯盟球隊台灣4支職業球隊100人,挑精英日本每年生產30,000棒球新生選手,台灣每年不到500人..........數量和質量關係2011亞洲職棒大賽 統一獅 VS 軟體銀行 2局上張泰山2分打點二壘安打影片狀況:泰山咬到一顆直球偏外角直球,推到外野對手:大場翔太 27歲日本東京都足立區人,2007年日本職棒選秀會福岡軟體銀行鷹隊第一指名平均球速約141km/h、最速151km/h 拿手球路:大幅下墜滑球代表作:職棒初登板・初先発・初完投・初完封・初勝利2008年3月23日=============================================================================2011亞洲職棒大賽 軟銀-新垣渚狂飆送統一獅6K影片狀況:林志祥1K,劉芙豪2K,張泰山2K,楊松弦1K,當日新垣狀況很不錯直球很有尾勁,控球也很到位中職打者看的出來無法一時適應對手:新垣渚 32歲日本沖繩縣那霸人(美國裔),2002年日本職棒選秀會福岡軟體銀行鷹隊(自由選擇)第一指名,拿手球路:大幅下墜滑球同為松坂世代,跟松坂大輔、和田毅、杉內俊哉互為競爭對手。跟和田毅、齊藤和巳、杉內俊哉並稱為軟銀四本柱。=============================================================================2011亞洲職棒大賽 潘武雄9局上2分打點三壘安打影片狀況:潘武雄抓到一顆森福內角失投球,拉到右外野對手:森福允彦 26歲愛知県豊橋市人,2006年日本職棒選秀會福岡軟體銀行鷹隊第四指名平均球速約134km/h、最速140km/h 拿手球路:變化幅度超大滑球代表作『森福の11球』,軟銀重要中繼後援投手,2012成績2勝5敗17救援24中繼,防禦率:1.39=============================================================================2012亞洲職棒大賽冠軍戰林智勝4局擊出陽春砲影片狀況:大師兄抓第一顆失投偏高拉出全壘打對手:宮國椋丞 21歲沖縄県糸満市人,2010年日本職棒選秀會讀賣巨人隊第二指名平均球速約140km/h、最速149km/h 拿手球路:大幅度滑球2012日本讀賣巨人隊第一年6勝2敗,防禦率:1.86代表作:初登板・初先発・初勝利:2012年4月8日,7回1失点4奪三振============================================================================2012亞洲職棒大賽冠軍戰第9局桃猿追回2分最後以6比3得亞軍影片狀況:小胖抓到一顆紅中直球拉出2壘安打對手:西村健太朗 27歲日本廣島縣人,2003年日本職棒讀賣巨人隊第二指名平均球速144km/h、現在は最速153km/h 拿手球路:滑球,指叉,噴射球2012年讀賣巨人隊守護神,2012成績3勝2敗32救援,防禦率:1.14日本從量選出來質會比較高
重點就在於基層的培養。在日本,棒球被看作是一種很平常的運動,就如同台灣飯後散步一樣的稀鬆平常。學生棒球也只是一種社團活動,是義務教育的一部分。 學生只能利用社團時間或是放學後來訓練球技。所以即便是畢業後不打球了,也是功能完整的社會人。日本的學生野球聯盟也制定種種規範以限制青棒以下的學生球員走向奢華風,例如 : 只准著素色球衣,球具不得花色及繡名、內衣不准外露廠牌、未成年飲酒抽菸處以禁賽甚至整隊禁賽 ... 等等。 目的就是要讓學生球員了解自己還是學生。(反觀台灣的菁英球員身上的球具 ... 比職業還職業 ...)台灣的基層棒球走向極端的菁英教育,名門學校的選手吃穿住用都有人贊助(比職業還職業),犧牲上課的時間去訓練自身球技, 當學生畢業後,運氣及技術好的晉升職業選手,但球技未達的選手呢 ? 卻還是個只會打球的球匠,本身該具備的常識文化水準都沒有 ... (別不信,我真的曾碰過連乘法都不會高中選手)過度菁英化的教育,使得小選手除了會打球之外也別無其他普世價值觀,這也成了黑道染指的遠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