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

草總解釋了

Kevli wrote:
我不敢自滿
我也不敢指著國家隊總教練批評他失職

我也許年紀比你小,看的也沒有你多
但我也看了二十幾年的MLB,包括在現場看
相信懂得也不一定比你少

多看些比賽,你就會發現,比賽中很多結果都是運氣使然
成功了、贏了,就被吹捧上天
失敗了,輸了,就被千夫所指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不是嗎?

請不要再送私人訊息給我了,大家版上討論就好了,又不是私人恩怨,有必要嗎?


我看三十年了
so what?
我不想與你比看幾年,那是因為你叫我多看球。

這又代表甚麼
會開車40年的人,開車技術,就一定會贏開車10年車齡的人嗎?

Kevli wrote:
我不敢自滿
我也不敢指著國家隊總教練批評他失職

我也許年紀比你小,看的也沒有你多
但我也看了二十幾年的MLB,包括在現場看
相信懂得也不一定比你少

多看些比賽,你就會發現,比賽中很多結果都是運氣使然
成功了、贏了,就被吹捧上天
失敗了,輸了,就被千夫所指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不是嗎?

不要再送私人訊息給我了,大家版上討論就好了,又不是私人恩怨,有必要嗎? (恕不刪)


私訊只是論壇上的其中一個功能
請勿將回復私訊功能喧染成私人恩怨

Kevli wrote:
這些都是結果論!!如...(恕刪)


我同意!所以人家是上場打職業其他人就在鍵盤打職業,台灣已經失去太多太多最不應該再失去的就是我們善良的心,應該拋棄的是大家喜歡批評的心!因為這十幾年來我們習慣了批評導致讓我們互相不再信任,這也是我們一直無法跟其他人競爭的原因之一
本來可贏沒贏,教練調度太過保守,不要說第8局下啦,第9局下,
無人出局1在壘,第一個犧牲觸擊失敗就算了,有必要再第二個犧牲觸擊嗎?
人家日本二出局都敢都用盜壘了,我們一定要浪費出局數嗎?
當然要說結果論也是啦,但就是覺得很奇怪
romario
在一局下,"多"打2壘安打,得2分後,草總說了將近2分鐘,針對犧牲觸擊在中日之戰,...要看犧牲觸擊後的打者能否延續,這段很長,雖然錄影再看依然很難完整寫下,抱歉,ELTA的主播很技巧的把網路上網友的問題提出,草總也有問必答,這4個多小時回答很多網友的問題,支持草總接任象隊,象隊加油
wty7389 wrote:
在一局下,"多"...(恕刪)


一句話~ 成王敗寇
邏輯對了,方向就不會錯到哪裡去 ~
edwinshie wrote:
你可以指責我"你怎麼知道他沒有戰術?"
這合理

不過我也可以質疑
"他沒有戰術"
這比你更合理,why?

因為1.3壘有人無人出局
1分未得

大家都可以互相質疑
不過我的理由更有力)



你這明明結果論了還有力?
不然你去找在那種情況下不下戰術一定輸的證據出來支持你的謬論好了?
或是在那種情形下全世界多少比例的教練會下你所謂的戰術的資料出教育一下大家好了。

要是草總覺得當時形成大局的機率比較高的話,不下戰術讓球員自由發揮我覺得有何不可,有不好的結果當然會有人批評,但是我認為他對球員的掌握和了解至少比我們這些所謂的看了二三十年的的球迷來的更高不是嗎?

棒球機率很高的話,那麼就不需要練球啦,直接丟骰子決定是否安打好了。。

戰術不重要的話,日本隊就不會在二出局後盗壘了。

戰術其實包含的很大部份我覺的是鬥智,草總是個老實人想的都是如何穩定戰果,

包含3壘不換代跑,1,3壘用小球戰術,投手被打安打立刻換投手之類的。

我想他去接兄弟是合適的


忘了是誰說過的一句話:贏了,什麼問題都有答案;輸了,什麼答案都有問題
Kevli wrote:
我也看了二十幾年的MLB,包括在現場看
相信懂得也不一定比你少

多看些比賽,你就會發現,比賽中很多結果都是運氣使然
成功了、贏了,就被吹捧上天
失敗了,輸了,就被千夫所指

一直以來都是如此,不是嗎?...(恕刪)

您這段話其實不完全對,但反應了很現實面的東西
就是球迷的輿論

球迷不是人人都懂棒球,成王敗寇的效應很明顯
也會使得某些總教練屈服於輿論的壓力,在當下選擇能對球迷交代的戰術,也就是總教練能自保的戰術
而非對球隊最有利的戰術

如果把成敗都看成是運氣,對事理的分析都說成是結果論
那完蛋了,台灣的棒球永遠不會進步

我說說什麼是戰術吧

發動盜壘,雙盜壘,犧牲觸擊,打帶跑,這些是球迷最能簡單說出的戰術
而什麼都不做,讓打者強攻取分,是不是一種戰術?
當然是
任何在當下採取的策略都是一種戰術

但是這僅僅只是對戰術一詞本身的定義
總教練的職責是什麼? 他必需考慮的是戰術的成功率
成功率絕非來自運氣,而是來自許多數據評估的結果,其中一項重要數據是球員的執行力
例如你讓一個跑百米11秒內的來執行盜壘
在球員的經驗差不多的情況下,他絕對比跑百米15秒的人成功率要高
同理,你讓打擊率高的人來執行強攻戰術,絕對比打擊率低的人成功率要高

那麼我們來看看日本VS台灣那場比賽
在高志綱安打上壘後,一出局,總教練下達的戰術是什麼?
叫打擊率破四成的張建銘觸擊
OK,可能是一分差的比賽,就算叫全壘打王來觸擊我都不會有意見
不幸張建銘觸擊不成,只好收回來打長打,結果擊出一壘安打,變成一二壘有人
這個叫做運氣,但也可以視為打擊率破四成的張建銘的合理結果

下一棒陳鏞基,打擊率僅僅一成多
在同樣一人出局的情況下,和剛才張建銘打擊時的情況只差在現在是二壘得分位置有人
如果讓陳鏞基強攻,一支安打就「有可能」得分,但僅僅是追平而已
要擊出二壘安打才「有可能」逆轉
更可怕的是打擊率僅一成多來強攻,有更高的機率是雙殺結束比賽

剛才張建銘四成多的打擊率,草總要他觸擊
現在來一個打擊率才一成多的陳鏞基,草總卻要他強攻
對不起,我不認為草總做出了正確的判斷

說草總沒戰術,不對
就戰術上的定義,草總下達了強攻的戰術指令
不過強攻本來就是最基本的戰術,任何打擊者在沒有指示時都是強攻,所以等於沒戰術

結果陳鏞基擊出雙殺打,比賽結束

如果要批評草總這個「沒戰術」的表現,說這是結果論,說失敗只是運氣不好
那我絕對不同意
所謂的運氣不好,是指從各方面評估,做出最好的決策之後,結果不如人意,才可以說是運氣不好
讓陳鏞基僅一成多的打擊率拼長打,結果拼出個雙殺打,根本是預料之中,怎麼可以算是運氣不好
就算沒有雙殺,一成多的打擊率,有很高的機率也不過打個凡打,沒有推進作用
結果你還是得拼一支安打才「有可能」追平
那麼為什麼不是讓陳鏞基犠牲觸擊
在二三壘有人的時候,跟上面說的一樣的一支安打,結果是逆轉再見

再回到一開頭我所說的
總教練有可能屈服於輿論的壓力,在當下選擇對球迷能交代的戰術,也就是總教練能自保的戰術
而非對球隊最有利的戰術
對不起,我比較小人,我猜測草總在當時就是這種思維
如果讓陳鏞基觸擊,下一棒沒能擊出安打,比賽結束
會有一堆排山倒海的聲浪說總教練失職,把比賽當賭博,全押在下一棒的安打

如果讓他強攻,只要不打出雙殺,就可以拼兩個人次上場打擊
以陳鏞基的人氣,總教練做這種決定就算沒打出安打也絕對不會被球迷幹譙
下一棒就算一樣沒打出安打,比賽結束,也可以漂亮的說雖然沒安打但球員都盡力了
(實際上讓僅有一成打擊率的陳鏞基拼安打,跟只拼下一棒一支安打根本差不多)
因此這是可以讓自己安全下莊的決策,卻不是對球隊最有利的決策

總教練如果沒有肩膀,扛不起球迷的輿論,害怕戰術失敗遭到指責,結果就類似這樣了

Kevli wrote:
一三壘有人,無人出局,日本內野又縮小防守
這時候打一支深遠高飛球、內野高彈跳球、快速穿越安打、甚至是雙殺打都能得分
這個不是戰術嗎?...(恕刪)

看完了上面的一大串,我們再來看看這是不是戰術
就定義而言是,是戰術
但同樣的,不是成功率高,對球隊最有利的戰術
而且讓打者強攻,上面說過了,等於無戰術

在研判比賽為低比分的比賽時,對手通常不會為了抓出局數雙殺,而放過三壘那一分
所以結果演變成三壘跑者眼睜睜看著對手盯著他而不傳球,跑回本壘得分已經無望
最後為了避免被雙殺又沒得分,只好自己當誘餌,被夾殺在三壘與本壘之間
這是運氣不好嗎? 是,的確有運氣成份
但是跟上面的例子一樣,陳鏞基被雙殺也是運氣不好
可是從數據就能看出一二,雙殺並不意外

我們來看看荷蘭VS古巴之戰,荷蘭有哪些高階戰術

1. 在二壘有人的時候發動打跑戰術,讓古巴三壘手回防三壘,打擊者打穿三壘手原本防區形成安打
2. 第二次二壘有人時發動盜壘,三壘手因為前一次回防遭打穿而不敢回防,
  結果捕手傳三壘抓跑者,因三壘手不在三壘上而變成暴傳
3. 在一三壘有人的時候,一壘跑者發動盜壘,捕手投鼠忌器,怕三壘跑者趁機雙盜壘
  球拿在手上不敢傳出去,於是變成二三壘有人

再來看看荷蘭VS日本之戰
日本在8局下,一三壘有人的情況下,同樣也發動盜壘
荷蘭捕手也同樣不敢傳球,形成二三壘有人
隨後長野久義擊出安打,二三壘都回來得分

看看別人,再想想自己
您還是覺得草總當時的決策是對球隊最有利的決策嗎?
  • 1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