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給富邦悍將按個讚吧!


Francis.lin wrote:
從味全,興農,義大...(恕刪)

只有味全是解散
後兩者是轉賣,這差別很大的,轉賣球隊其實蠻常見的,換個更有心的經營者是好事
桃枝夭夭 wrote:
隊形富邦也沒打掉重...(恕刪)


哈!!去象去兄弟...球迷結構還是一樣啦!!兄弟沒比較不一樣
現在看的是球隊...冠名,就是個名稱而以

難道改個名稱你會跑去支持吱吱

義大去年球風就變了阿~~防守不好很難有先發機會
羅伯特改變牛棚用責任局數調度也痛了2年

我期待4隊都要進步,最少守備要穩定,投手減少保送
hoko wrote:
哈!!去象去兄弟...球迷結構還是一樣啦!!兄弟沒比較不一樣
現在看的是球隊...冠名,就是個名稱而以

你肯定不是象迷...

冠名不只是名稱 更是傳承...

中職除了味全沒有任何一支球隊能像兄弟一樣

如果真的那麼容易去兄弟...中信又何必保留兄弟象?

象迷的向心力不是其他隊球迷可以想像的

我從元年就一直是象迷

或許 沒了兄弟象 我依然會支持恰恰...但我不會再是兄弟的球迷

應該真的會去支持桃猿!
caraxist wrote:
業主是 富邦
行銷團隊接下案子
總要 看 業主的“態度”吧!

今天業主 若是 中信
中信 的“態度”?
,,,,小弟 不敢置評。

去問問 沛肯 的人吧?!


去年就是中信的行銷就是沛肯做的...

去年中信的行銷做的怎樣 內行人都很清楚

觀眾進場數平均破萬 周邊商品賣到錢數不完

中信的態度怎樣你要不要自己去問沛肯的人

大家把行銷交給專業去做...就是給你發揮 態度只差在中信還需要維持兄弟的傳統罷了

說真的 搞行銷是看團隊的功力...硬是要扯企業文化我也醉了

要不...你自己把自己的經歷說出來大家評評理嘛...一個唉...誰懂你明白
桃枝夭夭 wrote:
去年就是中信的行銷...
觀眾進場數平均破萬 周邊商品賣到錢數不完⋯⋯(恕刪)


去年那隊平均進場人數破萬?
錢數不完?⋯⋯去年那一隊 誰賺錢賺到錢數不完?

中信入主前的 兄弟象
球迷數就⋯⋯
這幾年 我也有幾個案子和兄弟行銷部門的人合作過
象迷真的很棒的
沛肯也很棒啦
期待

沒空和您 討論了

若您對 "企業文化"有意見
或許可以比較一下 中信 和 兄弟飯店洪家


有空就看看球吧!
該不會每一場都有很多"好兄弟"到場吧!!!

中職到目前為止, 還沒有任何一隊單季的平均單場進場人數有破萬的

桃枝夭夭 wrote:
去年就是中信的行銷就是沛肯做的...

去年中信的行銷做的怎樣 內行人都很清楚

觀眾進場數平均破萬 周邊商品賣到錢數不完
(恕刪)
caraxist wrote:
做企業改造 或 有...(恕刪)


中信沒有表演的基因?
底下好歹也有多利安演藝娛樂事業

愛出鋒頭的基因??
要比也先探探底
等他先花前冠名一些三級棒球賽事
親自上場打打公益棒球再來說
辜老闆做的可多了

什麼都還沒做完 就開始捧上天了

真誇張

行銷要強沒錯啦 但是球員本質太差 國內嚇嚇叫 國際賽打不出什麼鬼 是要銷什麼?

這趟張志豪第一次就打了一發回來

那些去好幾趟沒表的在幹嘛?

撈錢的嗎?
app700211 wrote:
中信沒有表演的基因?
底下好歹也有多利安演藝娛樂事業(恕刪)


你知道中信今年挖了LM的啦啦隊指導老師嗎?
爪迷最愛嘴的LM酒店風就要搬到中信了
大家拭目以待

中信冠名兄弟講白了就是為了商業利益
球迷也願意給中信機會
球迷看到兄弟2個字起碼有心裡依靠
雙方都有得到利益沒啥不好
不過餅要做大不是冠個名市場就會變大
怎麼讓球迷感到球團的用心才是根本之道
但說真的~中華職棒這樣 大家都要很開心了
目前就是薪資仲裁 跟第五隊 第六隊加入
是最要緊的事情~
再來台灣 棒球跟很多運動比起來 已經好命太多了
(看看開幕戰當天 某籃球聯盟在打總冠軍賽....那人數..........)
所以各隊要努力把餅做大 而不是互搶.....

還有個問題
沛肯主要不是做設計嗎?活動是寶悍吧?
今年這兩個公司都改做富邦啦
所以請接手的團隊加油吧~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