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

兩岸一起搞棒球 才有搞頭

類似的想法我以前也提過

不過不是中國也成立球隊
以中國棒球的關注度及普及度就算職業化也沒人看

該走的方向應該是台灣去中國做棒球殖民

職業棒球有個特色
就是市場越大越能吸引優秀人才加入
講難聽點就是實力較差的聯盟勢必要幫實力好的聯盟培養球員

以前台灣沒職棒的時候
優秀選手都以加入日職為生涯目標
後來野茂打通美職這條路之後
又多了挑戰美職這個目標

日職水準雖然在亞洲是頂尖
不過球員普遍還是有往上挑戰的目標

中國棒球關注度拉不上來
問題在他們沒有產生明星球員
沒有明星球員就沒有話題性
沒有話題性就無法帶動民眾參與棒球活動

台灣從紅葉少棒,三冠王
一直到二郭一莊,後來的陳金鋒,王建民
讓大量年輕球員有打拼的目標
也帶動民眾對棒球的話題性

目前中國球員的實力還不足以挑戰日本職棒
如果換個角度想
讓中國球員以中職為挑戰目標呢

中職雖然市場不大
不過明星球員薪水也不低
未來增加至六隊後
再開放中國籍球員名額
經過一段時間耕耘,有些球員打出成績了
將消息帶回中國

民眾就會發現原來打棒球也是一條不錯的路
慢慢的就會將小孩送進球隊
中職也能藉此打進中國市場

很多人說只要中國想發展棒球就發展得起來
這種話我二十年前就聽過了
如果沒有"錢途"家長根本不會讓小孩去打棒球

ichirosuzuki550 wrote:
哈哈 人家都在搞台...(恕刪)


真的想想

假如上海大鯊魚棒球隊來台灣挑戰台北中信兄弟象年度總冠軍

那還不爆滿阿~直接給他大巨蛋塞滿人啊..前提是大巨蛋蓋好了XD

在商言商 職棒真的也是一門生意而已 沒錢真的搞不下去



有些人還搞不清楚狀況

以為U18一場比賽就能代表中國棒球發展快接近台灣了
短期比賽就這樣,變數很多

就像我看冠軍賽台灣0比1輸日本
也從不覺得台灣棒球快追過日本了

一個國家的棒球實力
靠的是穩固的基層
也就是要去發展金字塔

中國棒球基本上就是一柱式的發展

所以每年兩岸辦的海峽盃
台灣隨便派四支甲組去跟中國派的四支球隊打
中國幾乎都沒贏過

如果連甲組都贏不了
怎麼跟高手如雲的中職對抗

Dennis520 wrote:
有些人還搞不清楚狀況

以為U18一場比賽就能代表中國棒球發展快接近台灣了
短期比賽就這樣,變數很多


別怪人家了,人家可是大賽型球迷,也因為這樣才提得出這種兩岸棒球一家親的概念

teshu08 wrote:
台灣的職棒圈子真的...(恕刪)




中國最熱門的運動是足球 ,也成立了一堆職業足球隊,
發展了這麼久結果水準從亞洲二流退化成了亞洲三流,

你以為職業運動光靠砸錢就有用?


Dennis520 wrote:
有些人還搞不清楚狀況...(恕刪)


你可能誤會了

我們的意思並非中國的職棒隊伍全都是中國人組成 而是由台灣跟中國選手組成

如果中國職棒隊伍也可以自由地簽下台灣的職棒選手

其實還是有很多台灣選手被埋沒在2軍 畢竟市場太小 只有4支球隊

我認為多數職棒2軍選手並不會差一軍太多 如果他們都有穩定出場的機會

中國也勢必沒有這麼多棒球選手.

如果夠大膽 組各8-10支球隊 不要有什麼轉隊金 全開放的自由市場 一定是讓職棒環境會變得更好啊


Dennis520 wrote:
有些人還搞不清楚狀...(恕刪)



韓國這次還敗給台灣呢,

依他們的邏輯,
韓棒你們要加油呀!
快被台棒追上了~~~
如果組亞洲區聯盟,個人表達同意。...如同CBA會來台灣挖SBL的人一樣。

cccdt419 wrote:
中國最熱門的運動是足...(恕刪)


可是你的話換成棒球就變成

台灣最熱門的運動是棒球 發展了很久 也組了很多職業隊

從亞洲的一流快退到二流 你以為職業運動光靠砸錢就有用嗎?

我覺得很有用耶...因為現在台灣職棒就是燙手山芋 有錢也不願意砸進去的職業運動
台灣棒球 不都是贏在起跑點 然後終點前就輸了嗎?
小馬聯盟 威廉波特<<<<<<狂贏對手 <<<<<打贏了然後呢 就放羊吃草了
少棒 青少棒 青棒
等國外選手的體能 技巧練起來後 我們的優勢不在
然後政府出來喊口號
等出戰世界級的比賽 不是大好就是大壞

teshu08 wrote:
台灣職棒就是燙手山芋 有錢也不願意砸進去的職業運動

人口 市場 燒錢程度(養球員 養球場)
跟一堆一日球迷 一日球評
  • 8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8)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