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sung wrote:
我只想到一個問題
為什麼台灣職棒前的國際比賽都滿猛的....什麼XX小將贏得XX冠軍
結果長大後去打職棒變成台灣職棒無法再起因素
反觀國外,職棒前的比賽都默默無名,為什麼在職棒的時候好像就突然比台灣好?
理論上,小時候很強,長大後應該更強,為什麼長大後反而在國際賽GG了?
小時候的環境可以造就英雄,長大後的環境不能造就英雄?...(恕刪)
我認為這分很多層面
1.民情不同
以下以少棒,青少棒為主
非華人都是在比賽中求得樂趣,而不計較輸贏,全家性的參與活動;而華人是把名次看得很重要,把輸贏看得很重要,說穿了....是大人的面子很重要!
2.教育制度
非華人的教育制度是生活態度,生活習性擺前面,而華人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3.政府支持度
當一個國家把棒球當國球,搞了10年卻沒有國球的樣子,一般百姓在假日打球場地是僧多粥少,場地也沒有好好維護...久而久之大家就知道這個政府就是無止盡的說謊....
4.傳統教球
台灣的教練就是要操你,打出好成績,才有名聲,有名聲才有各方補助款,有補助款教練才有飯吃,教練有飯吃願意教球家長就會覺得是好教練,一直把小孩送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