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sk1491 wrote:12強個人覺得經典賽一樣吧,各國拼勁全力吧(老美例外)增加比賽強度,給球迷一個熱血的關注 跟經典賽一樣喔?所以年底台灣有Miguel Cabrera、Jose Reyes、Robinson Cano、Hanley Ramirez、K-ROD、Carlos Beltran、Adam Jones這一票或同等級的球星可以看囉?
Mask1491 wrote:12強個人覺得經典賽一樣吧..(恕刪) 12強主辦單位是國際棒協和MLB的經典賽是兩種不同體制,就像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和中華職棒聯盟的關係,職棒球員的大老闆是中華職棒聯盟,中華民國棒球協會只有組國家隊時才想進來徴招職棒球員!職棒資深球員已經從業餘「義務役」時進出國家隊「退伍」很久了,進私人公司領薪多年後,再抓去「當兵」,打不好被人人駡,打得好公司沒加薪,這種「志願役」吃力不討好!給業餘好手機會提高技術水準發光發熱,才是中華民國棒球協會的該做的事!
中職的能力程度有討論過,2A是較合理的層級,幾次大賽經驗後可知,中職球員的功能是:輸日韓美古等A級強隊不會太難看,贏B級強隊比較容易,至少名次也會比較好看,以國家實力而言,就算中職球員參與,結果也早已經決定了,有中職球員一定更好,但還不至於到沒有,就會一敗塗地,以上次亞運為例,鄭凱文對韓職無法壓制,但能封鎖日本業餘國家隊,郭嚴文對日本也開轟了,但一想到投手表現,大概會先想到的是郭俊麟與陳冠宇,尤其台灣棒球有大量不成熟但有潛力的旅外球員,這與日韓有很大的差別,旅外球員現在不夠好,卻是未來球星的搖籃,這看中職現況就很清楚了,所以國際賽盡量漸少中職球員是合理的,因為能力也遇到瓶頸了,以業餘+旅外+中職兵役徵招,來組成國家隊,反而簡單合理,業餘+旅外要拚身價與知名度,也需要大賽歷練,積極度與配合度會更高,結果會很難說,但比賽看球員發揮鬥志與努力,其實就夠了
沒有搞錯啊這基本權益剛好而已啦以前王參加的時候球團一堆限制都沒人酸中職的球員好像不參加就對不起全世界一樣薪水已經夠少了要些基本權利也要被說有沒有搞錯酸酸才有沒有搞錯stonepaul wrote:經典賽有MLB強大...(恕刪)
arjigo wrote:21U為主體+旅外+兵役徵招,郭李主導,中職教練團也同時退出,然後長期集訓,反而簡單,林子崴兩場國際大賽後,身價快速衝到超過500萬,21U球員選秀都中,讓願意拚的來,也不至於會打的太差,反而可能會有驚喜...(恕刪) 的確是這樣.球員有舞台才能打得出身價.給業餘多一些機會.那些死要錢的會另外想辦法找錢的啦!!
樓上的立意良善但是說反了,現在中職的球員們還需要打出什麼身價?打完12強會上大聯盟嗎?要派當然是派21U或是非中華職棒的好手們組隊去打,一方面磨練二方面體驗一下大賽的經驗.如果表現的好的話就有機會加入愛球員如子的中華職棒,如果表現超好更有機會去美國喔~
kts wrote:12強主辦單位是國際...(恕刪) 依照棒協的觀念才不會派業餘的去參加這種有獎金制度的國際賽事,又不是傻了;所以才趕緊找中職吳會長、體育署去協調職業球員拚獎金,才是棒邪最重要的目標,大家要愛國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