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我一直不解為何要把好球帶放大?! 甚麼本壘板外側一顆球、兩顆球 內側一顆球的?!

這也是目前棒球非常有意思的一塊~未來也許會發展成電子判定也說不定!那反而少了這種看裁判尺度衝擊的樂趣!
愛他就是要讓他自由~
有本事的投手,是可以放大好球帶的...

大聯盟的瘋狗,一顆顆塞進好球帶邊緣,
再慢慢喬到外面...好球帶就變『大』了!!!

中職狀況絕好調的投手,偶有這種佳作...如:潘威倫


因為好球機率變大

所以等球的心態就會下降

上打擊區就是要打的,打的到的球就要打,等就是死

應該會加快比賽步調,增加可看性

運動加入科技的目的主要是希望訓練更有效率,比賽更加公平。但如果充滿了太多科技的東西似乎就不那麼有趣了。假設好壞球加入科技的判決,會降低很多投打對決的精采度。

Abby1926 wrote:
先說明下面發言無關昨...(恕刪)


跆拳道 用電子計分後 變的超無聊 超難看

進攻模式變成要配合 電子感應下去走

棒球也是一樣 這考驗打者的經驗以及判斷 兩好球後 接近好球帶的壞求 就會去破壞他 甚至推打求短程安打上壘

相對也考驗投手控球 適應裁判 投進很難打的好球

打棒球是要用腦筋的 如果只是個會打好球的打者 我想應該很快就會被釋出了

會打壞球的打者 才是強打者


我的意思是 既然有本壘板訂出好球帶的寬度了

幹嘛還弄個外側一顆球 還是兩顆球也行

內側一顆球也行

這樣沒有現場工具可以判定的好球標準

記得以前洪中有說過 要這樣的話 中職乾脆就做一個大大的本壘板就好啦!

今天要讓好球帶變寬 就把本壘板做得往外側弄大一顆球的寬度嘛

這樣投手 打者都有個依據 主審也就只能看本壘板來判斷好壞球

不好嗎???????
好壞球,會有誤判與爭議
排除道德因素,在技術上的原因大致上可以解釋為:

"本壘板有長度寬度,打者的身高與站位也不固定
所以當一顆球通過一定程度的3D空間
再加上電視轉播的角度 以及球評+主播的評論,戰局的變化
往往會有觀眾與隊員還有裁判之間 各種認定上的落差(情緒)產生"

裁判也是人,主審要站3個小時不休息 會累會犯錯會看走眼,是無法避免的
但是若能做到"公平一致",我想爭議是會減少的!

我覺得可行的折衷方案是: 提供輔助觀察器材給裁判(類似單眼相機的觀景窗)

1.主審佩戴輔助觀察器材,內含好球帶檢視框(好球帶範圍可放大縮小)
2.根據主審站位距離(或個人喜好), 自動(手動)調整檢視框大小
3.每個打者打擊前,自動輸入該球員身高資訊 (確定好球帶的高低)
4.設備可以透過雷射定位,偵測通過打者時的進壘點位置並顯示於檢視框上
5.檢視框邊緣本身有厚度,剛好落在框上,是灰色地帶,由主審裁定即可

如此一來,不但以科學方法解決誤判問題
也保留主審宣判好壞球的權力與威信

以上淺見,歡迎指教!
對打者能力的提升是有幫助的
國內打者普遍只會打失投球
遇到控球好的投手常常站著望球興嘆
Abby1926 wrote:
先說明下面發言無關昨天的輸贏球,
棒球之所以被逐出奧運,
除了玩的國家太少之外,...(恕刪)


棒球玩的國家太少被奧運剔除???
國際奧委會將棒球剔除出比賽項目是因為,美國大聯盟不給中斷賽季讓各國球員回國參與,各球團讓頂尖球員回國參賽的意願低,臺灣球員若不是卡兵役管制,大聯盟球團根本就不會讓臺灣球員回國參賽.

WBC經典賽之所以辦得起來,因為各國職棒賽季已經結束的空檔比賽.



潛出水面 wrote:
在本壘上下左右設置雷射偵測儀
每次通過的球都經過電腦定位即可(恕刪)


美國職棒大聯盟和日本職棒,都已經有做好球帶的九宮格了,那還需要主審幹嘛?直接讓電腦來判好壞球就好了呀?這種想法雖然在邏輯上是沒什麼問題,但是就完全失去了棒球的樂趣。

棒球之所以好看,而且有高潮迭起的時刻,除了要依靠球員的美技表現,主審在三振時拉弓的動作,還有衝本壘時主審雙手一攤的安全上壘,都是令人熱血沸騰而不可缺少的其中一項環節。

小弟我敢保證,依靠電腦來判好壞球的棒球比賽,您絕對不會想去看!!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