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aitoKid wrote:
問題是反面來看,如果第四台業者(或者就是緯來)知道反正你非得讓我播不可,就隨便出個價錢來,這樣對於職棒的發展難道就是好事嗎?...(恕刪)
這就像沒名氣的歌手剛出道要出名就要低頭四處拜託曝光的機會,但那天這名歌手變大牌時就是電視台要出重金才能請出場,
中職有沒有值一年5億的價碼有線電視會評估.....目前看來是肯定沒有的。
博斯目前2年的簽約金多少MP與博斯也不敢公佈....如果真的超過有線電視一年一億8千萬那也是可以公佈給大家看是有線電視出價太低沒誠意。
以目前MOD的收視戶來看不可能出價比有線電視高,MP的算盤如何打大家也不清楚。
只是目前看來是大家皆輸沒人撈到好處。
愛爾達才是跟中華電信有關,博斯應該跟中華電信無關,在台灣MOD的經營還是很辛苦的中華電信已經推廣多年還是沒法像ADSL一樣普及化,而且近幾年網路電視的概念發展都快把MOD取代了。
雁歸人 wrote:
原來博斯背後的金主是中華電信,難怪這麼有錢,可以這樣花,
博斯應該是想推廣MOD,讓中華電信增加用戶數,難怪開天價給有線電視台。...(恕刪)
請問你這句話的來源和証據在那裏? 要打嘴炮也要來個像樣一點,不要來個一下就被戳破的好嗎?

博斯如果背後金主是中華電信,那中華電信會容忍他拿了錢去上架第四台??
連三歲小兒都知道不可能....
愛爾達後面的金主才是中華電信
八德路二段上恐怕是新挖到石油井了...

博斯的腦袋大概是有問題
想上第四台又開高價給系統業者
人家第四台的訂戶不會因為沒有中職就退第四台
反而是你博斯沒上第四台就會虧老本
博斯少收一點上架費,先佔市場
再用廣告賺回來
這點道理都不懂嗎?
矚逗然瀆騎,都在府中泣,本事捅根深 相姦合太極
有些情況是製造商→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 甚至製造商→代理商→經銷商→零售商→消費者
套到中職來說
以前是製造商「中職」→經銷商「緯來」「艾爾達」→零售商「第四台」「MOD」→收視戶
今年變成製造商「中職」→代理商「MP & Silva」→經銷商「博斯」「艾爾達」→零售商「第四台」「MOD」→收視戶
製造商「中職」的問題是普及率, 卻又卡在代理商「MP & Silva」只談成能見度低的「博斯」「艾爾達」
而且合約一簽6年, 除非雙方同意重談或提前解約, 不然這6年中職無計可施
雖然「中職」也開始嘗試直銷給收視戶, 還是卡在技術、品質、收視戶習慣
傷害是由後往前越來越大
收視戶可以看其他節目、甚至找其他娛樂
「第四台」「MOD」可以找其他收視戶可能想看的頻道
經銷商(頻道業者)可以找其他收視戶可能想看的節目
代理商可以找其他東西代理
只能生產單一產品的製造商要怎麼辦呢?
我不知道博斯會不會虧很大
可以確定的是虧最大的一定是中職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