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校成績在全台算得上是傳統名校
一年的比賽大約就全市2盃,全國2~3盃,校與校之間的就不說了
我不知道青棒的比賽場次一年有比我們多多少,我們大約是比個15場左右
棒球的成本太高,我們只需要場地跟球而已
以場次來說,我覺得15場很少,找人來練兵是比較實際的,畢竟校隊要分兩隊分不大出來
跟強隊,老實說,實力在哪邊都很清楚,要注意哪位球員也都知道
跟弱隊,也很需要,因為隊內總是有新生或是經驗需要累積的學弟
黑豹旗若發生在我那個年代,我們肯定會參加,找不出不參加的理由
全國的比賽本來就是強弱都有
遇弱的當練兵,遇強的展現實力
高中才三年,強出頭就那一年,不現在出鋒頭?保留又為了什麼?
青棒強隊一年有多少比賽倒是可以提供出來,我不認為比賽有很多
所以興沖沖就搞了金龍旗
其實能辦個8屆,個人覺得已經算不錯了
畢竟從前大人們,誰在乎高中的棒球
其實誘因什麼的也不必多談
我倒覺得這種比賽應該要多打
即使是弱隊也一樣
台灣人就是充滿了跟樓主類似的想法
覺得跟強隊比賽才有意義
覺得跟弱隊比賽只是浪費自己的時間
這種自以為聰明的想法就是造就基本動作做不好的原因
有人盯有意義,才去做
但是去看看日本的地鐵
就算再空曠再沒人的月台
日本的站台人員還是會照SOP把確認手勢和動作做完
這種事情累積久了
最後長大了,差異就顯現出來了
緊張的時候才集中精神
一領先就開始放鬆
不管跟強的比還是跟弱的比
本來就都要拿出最高的運動家精神
就像你贏個20分就開始放鬆放水
比賽結束你鐵定被教練定到死
所以其他根本也沒什麼好討論下去的必要性
只是比賽的賽制要定好
不要讓年輕選手使用過度囉
看看人家日本的高中有多少全國性的社團比賽
再看看台灣的高中社團都拿來幹什麼的
連辦個黑豹旗都有人上來說意義在哪
高中三年
參加這樣的比賽
有這樣的回憶
那就是比賽的最大意義
至於對強隊來說
單敗淘汰制
這就是很大誘因了
輸一場就回家其實不管強弱隊
變數都很大
如果抗壓性不足
臨場反應不夠
都會是比賽勝負的關鍵
這種無形壓力不是打打友誼賽就有辦法練出來的
如果今天你是傳統強隊的教練
有這樣一個單敗淘汰的比賽可以鍛練球員的心志
你會選擇不參加嗎
而且還是保證會現場轉播的歐
當年如果金龍旗沒停辦
我相信台灣的棒球絕對會跟現在不一樣
當然是希望黑豹旗能越來越有規模
別再打個三年又消風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