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5

你(妳)願意讓小孩放棄學業去打棒球嗎 ??

mmm486 wrote:
打好球不一定要放棄學業吧...

王建民也是 臺北市立體育學院 畢業的阿~

日本很多選手也是有讀書的阿~

重點也要看自己有沒有努力吧~...(恕刪)


王建民是保送上去的喔,他不是讀書上的,體育班只要能力強或有後台都能保送
關鍵在於
是孩子願不願意往這條路發展
我一直以來都有個想法

做父母因該是教孩子如何圓夢
在他們有限的範圍內支持

而是不是叫小孩圓你小時候沒達成的夢!!



以教育制度來說,據我所知,那些因為體育(如打棒球)成績優良保送高中或大學的選

手,在進入高中或大學後,並沒有一定要繼續走體育的路,他們還是去走一般的科

系,也就是這個選手消失了,保送入學似乎是在獎勵他"過去"優異的體育表現,不

是在讓他繼續走體育的路〜所以就變成好的選手隨著長大而漸漸脫離體育了〜悲〜

rediku wrote:
棒球要有遠景就要有新...(恕刪)

不一定要放棄學業才能打棒球吧,
讀書讀得差也不一定棒球能打得好,
我覺得學業不放棄,
棒球才有遠景。

balanniu wrote:
關鍵在於
是孩子願不...(恕刪)

如果孩子功課很差運動很強就給他去吧

balanniu wrote:
關鍵是讀書就能賺大錢...(恕刪)


傳產業的薪資真的比一般大學的高(連外勞的薪資都也是),只是大家受不了苦,只想坐在辦公室內,所以只好錢讓肯做的人賺啦!
很多大學讀四年下來,除了花掉爸媽不少錢外,真的學到了什麼?

躺著四年都可以安心領畢業證書的大學也不少

隨便挑幾所後段的大學(科技大學或技術學院),問問他們的外語能力,問問寫程式語言的能力
,甚至最基本的焊電路板的能力,我能保證都一堆不會的,啥?電子科不會焊電路板?就是有。





的確,找工作時,運動很強也沒有畢業證書來的強,但那頂多淪落到與上一段,我所說的躺著四年的
大學生差不多而已。
個人是從小4就開始接觸棒球,當初所就讀的小學跟國中根本就沒有棒球隊,只能三五好友組成兩小隊玩軟式而且那時是升學的時代,哪有什麼體育課???

到了高中,比較有自主意識了,但是學校也因為棒球會砸傷人禁止學生打棒球
所以我們只能偶而到壘球場去玩玩,久而久之就變成打壘球,因為壘球場根本沒人打棒球..

到了大學也跟高中一樣,沒有打棒球的環境,所以也是只能打壘球
現在已經工作了,日本人所謂的社會人在台灣根本是只有固定那幾個業餘球隊,門檻更高
加上從小就沒完整訓練,更接觸不了棒球...

說了那麼多,其實我只是想說在台灣就算有能力,也沒那個環境可以讓你發揮,更別說遇到伯樂了...
就算你的孩子將來想打棒球,你所在的學區學校有棒球隊嗎?還是你要為了你的小孩搬家換工作換房子?
或是讓你小孩遠赴他鄉去生活??去看看棒球選手出自那些地方就知道了..

個人認為台灣不是沒人才打棒球,而是環境太少,挖掘不出人才而已
我之前在大魯閣曾看到一個打擊能力很好的同好,找他聊天他的回答也是興趣而已,不能當飯吃。
所以可見台灣對於運動當職業的觀念還是不能認同,就算有才能也不會投入

台灣要全民打棒球,以目前環境,很難~~~~~~將來,更難..........
這各問題就要講到中國受到歪曲儒家教育荼毒的影響

在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教育思想下

不管有錢沒錢的家長,誰不希望自己的小孩能夠光耀門楣

而讀書的最終目標就是作大官

也就是十年寒窗無人問, 一舉成名天下知

特別是宋明兩代最為嚴重

造就了一推只空有理論而手無缚雞之力的酸儒(就是只會打打嘴砲)

酸儒又為了自身的利益而拉黨結派

也就是現代的政客集團....

在儒家教育沒有被根除的一天下, 台灣或是中國都強不到哪裡去的...

(餅快要作起來前,大家就開始炒著分派利益,最後餅搞不好就作壞了...)


其實上述這各觀念也不只是在台灣以及中國

日本也是常常看到這種情況

仔細觀察日本歌手,藝人,運動員...等非精英路線(小弟也不知道怎麼翻譯比較恰當)

以比例來看,絕大部分是關西以及沖繩較多(以台灣來看的話就是南部較多的意思)

之前日本政論節目對此的解釋是

由於工作或是原本出身就在東京的人,家庭教育水準或是經濟水準就高

也就是父母因為走精英路線過來的人,有嚐到甜頭後

父母自然會要求小孩走自己走過的路,或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規劃小孩的路

又加上希望孩子你要比我強的概念,

導致小孩的未來以及可能性,在最初的時候就被抹殺掉


至於關西方面,反正簡單說就是光腳不怕穿鞋的

本來學經歷或是經濟水準和關東比起來就不是這麼高,

一直留在家鄉也不會有什麼太大的變化, 差不多就是餓不死也吃不飽的狀況

如果要走和關東的小孩一樣的精英路線,相對的難度比較大(輸在起跑點?)

所以大部分的人選擇走不同的路線,以上京為目標

以結果論來看, 這些人走的路線

賺的大部分都比關東的人多(關東人多半都是以進商社,公務員為目標)

但是相對的,精英路線的職業生涯比非精英路線的人長遠並且安定的多

加上1000個走非精英路線的人中,能夠站上舞台的比例又絕對的比精英路線的錄取率低的多



所以樓主的問題....... 小弟私以為答案暫時是無解的

提供大家參考

rediku wrote:
棒球要有遠景就要有新...(恕刪)


為什麼打棒球就要放棄學業?
棒球學業兼得的大有人在,只是很多父母不管而已...
只要有心
  • 2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2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