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1277034 wrote:王拿2次19勝後受傷的那一年其實超強的,要不是受傷....20都不是問題王那一年的體能信心都是顛峰阿有一路看下來的應該都知道 Guidry好像有說過2008 20勝應該不是問題,開季沒多久就8勝可惜呀...之後就沒比賽可以看了...
後面不知道在討論啥了?討論滾地投手的價值?根據數據顯示, 過去十年裡的先發投手劃分成六等分的,高滾地球投手(大於60%滾地球出局)的平均ERA是3.5, 球隊貢獻WAR有4.5,平均吃局數200~210局.同樣的, 利用這模型來看三振投手, 即使有著很高的三振律 (K/9 > 8以上),但是卻有著很低的製造滾地球能力, ERA平均只有4以上, 球隊貢獻度WAR偏低.簡單說, 滾地投手的價值一直以來就被忽略掉了!就連樓上的都說, 只看你三振能力誰看你真實數據.回到主題, 王建民跟陳偉殷王建民生涯K/9是4, 極端低於大聯盟平均陳偉殷生涯K/9是7, 大聯盟平均王建民生涯滾地跟飛球出局比是3 異常高於大聯盟平均(極端滾地投手)陳偉殷生涯滾地跟飛球比是0.7 低於大聯盟平均 (標準飛球投手)(同期的Darvish, K/9是極端高於大聯盟平均, 滾地比是略高於大聯盟平均)
L.Messi wrote:伸卡球就不會三振嗎?...(恕刪) 這樣對比,不太對。一個是控球型的投手(Roy Holliday),一個不是(Wang)啊。引一段維基百科的說明:「哈勒戴為大聯盟廣為人知的伸卡球投手,他的伸卡球不只擁有強烈的下沉尾勁,亦能穩定投在91-94英里的高速,憑著其出色的伸卡球與精準的控球,總是能十分有效率地使打者出局;另外他也擅投切球,以此球路搭配伸卡球遊走於本壘板兩側。直至2009球季的大半生涯中曲球為哈勒戴的主要奪三振球路,有著優良的品質能讓打者揮空,另外也搭配少量的指叉球與變速球(此二球路的配比合計大約不到配球的5%)。於2010年球季哈勒戴在與投手教練Rich Dubee的一同研究下改變了他的變速球握球,實際上這是一種指叉球的握法,哈勒戴很快將此球路於實戰中發揮功用成為他除了曲球之外的另一大變化球路,本季的每九局三振率也達到7.86,是個人達到規定投球局數球季中的新高。數據上,他是滾地球投手和擁有不俗的三振保送比。」大夫伸卡球投得好,但更有極品曲球,還有好的控球。
chipin723 wrote:從以前看王的投球都覺得心驚膽跳而一場失 就算陳偉殷可以出完全比賽,九局可以三振27人,入選名人堂,年年賽揚獎。他還是沒有辦法像王建民及小小郭一樣會給我有抱著電視的衝動。==================不是討厭,只是相較下他的崛起就是少了那麼一點味道。
老實說陳偉殷為什麼支持度沒那麼高殘酷白一點說, 就是不如既然大家要比較這兩人, 本來講實話, 就會傷到其中一人現在陳偉殷的戰力當然比王強但給一個人的印象是過往成績與歷史陳偉殷投過不少好比賽而給人最好的印象就是85分的比賽然王的比賽, 好的比賽可以打到95分很簡單, 陳偉殷雖然K數很多但那嚴格來說, 對球賽勝負沒影響, K少能贏, K多也能輸, 除非K創紀錄, 那就能感動人心勝負有影響的是, 低責失, 低安打數, 低長打率, 低保送而且王的比賽他上場比較久, 他很能吃局數以前投到第八局也常常, 投的久, 讓觀眾看得很飽, 也會讓人覺得很強的感覺但陳偉殷, 就是常常讓人要用念力發功"今天至少撐滿6局啊!"陳也許有比85分更好的比賽但因為前面讓人沒什麼感動, 致使以後的比賽, 大家也可看可不看了, 缺吸引力另外撇開王的K數比陳少的情況兩個人大聯盟前1,2年的投球內容比王的球賽宰制力是比陳偉殷強的雖然陳明明有三振能力, 但卻沒有比較佔優勢
曾經滄海難為水...看過王的巔峰兩年,即使陳投的一樣好,也不會有一樣的感動與激情。巔峰實力上我不覺得陳不如王,但是運氣上真的差很多,少掉的勝投一半是打擊不振,一半被牛棚搞砸,而後者就在於陳無法穩定的投長局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