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問一下那個倆好球紀錄片,似乎是三星國小,說的是這支國家少棒隊嗎 ?看了預告才不想看本片,還是用小球員想逃走,被罵被狠操搞悲情,似乎與快樂打球的少棒有些差距,校隊國家隊只要比賽都想贏,但有必要這麼搞嗎 ? 似乎還是逃不掉國球就是贏球的魔咒,能逆轉南韓也不壞,可以預期萬一輸了應該會痛哭流涕,日韓就算輸球卻能平常應對,1. 台灣棒球世界排名下降,建議少棒青少棒不要列入積分,大人自以為一定要贏所強加的壓力才是亂源,2. 建議不要再爭取主辦國際少棒大賽,就會有不顧一切一定要贏壓力,是否值得 ?讓那些棒球能力較好的少棒球員可以快樂打球還能出國比賽,而且要能兼顧學業,畢竟未來還有很多可能性,
Caesar-2017 wrote:小朋友真的比較扛的...(恕刪) 雖然一直以來少棒都是我國強項,但看到能夠順利奪冠還是很感動,希望台灣的運動環境可以越來越好,贏在起跑點,但別因為外在因素而影響到這些未來台灣運動棟樑在發展上受到太多阻礙,也希望一些成年隊也能夠在國際賽場上受到正視以及獲得佳績
hoko wrote:訓練量我想還是比其...(恕刪) 以正規少棒龜山國小來說寒暑訓星期一到六08:30到18:00午休2個小時開學後07:40-08:40晨訓 不同年級以下課時間到17:00-18:00看季節同樣的訓練時間下,台灣選手的膚色會比較黑,是因爲蠻多原住民的小朋友,加上台灣位於東南亞陽光比韓國強很多,曬的也比較黑所以每一屆幾乎都有叫小黑的選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