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改革台灣棒球 找回失去的好投手 就是高中全面改回打鋁棒


wesho wrote:
還有日本 甲子園好像也適用木棒
..(恕刪)

google 一下真的不難....

補充一下,美國大學也是打鋁棒...
青棒會用木棒好像有內幕
mark1212 wrote:
今天的聯合新聞網 ...(恕刪)
日本甲子園打鋁棒 因為球棒材料科技一直進步 為了壓制打者 所以日本的高中投手球速越來越快!
超過150KM比比皆是 在科學化的訓練下 甚至突破160KM!


台灣高中生打木棒 結果高中投手平均球速下滑 現在的青棒比賽 一般投手球速大概在128~135KM左右
以前優秀國中生投手的球速也差不多如此

青棒投手球速不快 升上大學後要看有沒有碰到好教練調教! 例如:郭李建夫
如果沒有 在身體投球機制已經固定後 球速要再大幅提升很難!

日本高中打鋁棒 球技一樣全面性的進步!
台灣高中打木棒後 球技退步許多 棒球實力離先進國家越來越遠!


樓上說的,很有道理

我來幫忙翻譯一下:



因為高速公路的速限是120公里,所以導致台灣國產車在製造時,只要做到車子時速最高能有130公里

就可以出廠上路了.

現在為了要讓台灣國產車的性能上限拉到150公里,所以應該把高速公路的速限放寬到140公里

這樣車廠才會把車子造到能跑150公里




樓下你說說看,這種思維拿去給德國BMW 還是義大利法拉利看

他們的感想是什麼?

用木棒後還有一個問題是,高中木棒聯賽的比賽變難看了,
投手愛投邊邊角角變化球,不想對決只想讓打者打不好,快速直球講究進壘位置與尾勁,反而變成配球少用,
打者碰球推打鳥安一堆,一個大賽幾十場比賽,全壘打掛零或是個位數,
日本高中甲子園受到熱烈關注,台灣青棒卻乏人問津,電視只轉播最後4強賽,觀眾也不多,跟HBL比差距也極大,

既然萬年秘書長還是堅持用木棒,建議也改使用超高彈性係數彈力球,
木棒鋁棒差異大,這其實治標不治本,但至少能改善對投手過於有利的局面,讓打者能夠更勇於挑戰投手,可以稍微逼迫投手更成長進步,

或許換掉萬年秘書長,換成願意改用鋁棒的棒球人,可能才有救 !!
最先要檢討應該是國內選手養成的訓練方式和國外到底差在哪裡吧!
還有推廣棒球運動風氣,讓打球的人口變多.

再來討論要打不打鋁棒的問題,但這不需要討論本來就該打鋁棒,打鋁棒跟木棒比會提升強度,給選手愈強的環境他在成長時才會變的愈強.再來對球隊來說,鋁棒消耗較低,經費也較省.

不過在這說個也沒什屁用,還是死心了吧!反正台灣水準就是這樣!
我想請你~~~~純粹打嘴砲!!
專業分工? 家庭代工???
這是甚麼意思????

不知道發文者是棒球專業教練 還是鍵盤專業教練??

三級棒球 還分啥先發中繼救援??
國小六局 國中七局還要分先發中繼???

不知道那些專業教練怎麼想....


mark1212 wrote:
鋁棒打出來的球強勁、飛得遠,木棒打出來的球軟弱,在守備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受鋁棒訓練出來的球員,外野防守範圍更大,速度也得更快,內野注重瞬間反應,改用木棒後,守備變得容易,反而開始輕忽。


彈力球打出來的球強勁、飛得遠,普通球打出來的球軟弱,在守備方面也有很大的影響,受彈力球訓練出來的球員,外野防守範圍更大,速度也得更快,內野注重瞬間反應,改用普通球後,守備變得容易,反而開始輕忽。
------------
由此可知青棒改用彈力球才是王道,而且學生一畢業馬上可無縫接軌CPBL
很有趣的論點。

那如果開放用加粗加大的鋁棒呢甚至鈦合金棒(非標準版)?再搭配上彈力球,這樣對投手及防守的考驗更大。


假設一場球本來用木棒,外野手只需要奔跑接球3次,現在改用強鋁棒及高彈球,他得奔跑30次。他得到更多的實戰經驗。

投手群本來一場投100球可以結束,結果換球棒跟球之後,總共需要投200球,別的不說,牛棚深度一定會加深。

看來這改動至少投打雙方都得到更多的實戰經驗。至於實戰經驗多是否代表能力變強?這個我說不準。






tblakecn wrote:
很有趣的論點。那如...(恕刪)


看到這樓的回應

可以確定的是

台灣人大多數沒打過棒球

鍵盤球迷無誤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