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青年棒球的精神要傳承下去,大家認同嗎?


Need For $$$ wrote:
以前台灣棒球不是沒紅過
威廉波特、紅葉少棒那年代”出國比賽拿冠軍拿金牌光榮回台”
那時全台灣不知道有多瘋棒球
後來王建民也是那一批出來的選手
看到台灣選手站上MLB投手丘的時候在球迷心中有多感動熱血


你覺得以前那樣很好嗎???


Need For $$$ wrote:
其實這些未來之星的奮戰精神一點也不輸電影KANO
有一點很可惜的是台灣的青棒並沒有像日本的甲子園一樣受到重視

其實大家想想高中這個年紀我們在幹嘛?追星、打網咖、把妹、玩線上遊戲
這些球員為了實現站上舞台的夢想幾乎把所有的時間都給了練球
從少棒、青少棒到青棒整整將近10年才成就一個能站上舞台比賽的選手

棒球這運動並不是一兩天或是一兩個人一兩個球隊可以玩起來的…
相信大家也知道棒球是得團隊的運動每個角色都非常重要
希望我們這些未來的國手們能夠好好地把台灣的棒球精神傳遞下去
每一位努力拼鬥的青棒球員都是我們的火種應該要好好鼓勵
最近看到中職球團為了某些事情鬧上新聞心裡感覺很感慨嘆氣嘆氣
與其在爭那些小利不如把這些預算撥來培養我們的未來國手你們說是不是?


不是

還好日本人的大腦跟你不一樣

所以才有現在高中野球的精神
在功利主義的毒害之下,台灣的學生棒球早就不再純淨。

所謂的嘉農精神,只留在過去的歷史裡了。

我自己也在打球,從學弟的閒談耳語及朋友在外地執教或當裁判的口述中,台灣的學生棒球早就已經爛根了。

名校名教練,用錢買名選手進學校就讀入隊,沒錢的學校只好撿菜尾。

尤有甚者,直接"仲介"選手赴美(也不管該選手各方素質是否已完成準備),並收取"仲介費" 。

如果各位有注意看青棒比賽,會發現一個相當有趣的現象 : 某台北棒球名校,其選手裝備從頭到尾比職業選手還像職業選手,某東部水產學校,只能用工地手套 + 膠帶補丁釘鞋。

某桃園知名高校王牌投手,因隊友失誤被換下場,直接在場上砸手套洩恨,該校教練也僅是摟肩安撫, 某南部公立高校選手碰到同樣的狀況,投手只是揮手要隊友別放在心上。

綜觀上述,這些名校的名選手在名教練廣大人脈的操作下,日後肯定都是國家隊的常客,日後也有機會旅外或是進入職棒。 但這些價值觀已經腐爛的年輕人,日後真得經得起其他外界的利誘嗎 ?

青年棒球究竟要傳承甚麼呢 ?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