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以為 二縫線與伸卡球本來就是同樣的不是嗎?? 都歸類為快速球啊
至少以前 PE 課教練是這樣教的....
至於田中會不會投伸卡, 這點毫無疑問
每個投手都會伸卡啊,因為就是二縫線速球
旁人永遠只能以 球速、位移、出手姿勢轉臂、球的旋轉來判定是什麼球路啊
記者這樣報應該也沒錯....
樓上有提到 就連投手本身都可能發現同一種球怎麼今天投出來與昨天的跑位不同...
這牽扯到的因素更多....包括當天體能、姿勢、身體協調性等等
我比較好奇
田中不是拿手 SFF ??
但是紀錄都是Sinker ??
但也確實絕大部分播報員並無法正確分辨到底他投出的是 SFF 或 Sinker因為位移與速度很類似
跟以前R.Clemens狀況一樣
棒球中不成文的定義方式:投手說是什麼球就是什麼球。
比如說滑球在縱向和橫向兩種,轉法就不一樣。
有些投手說他在投 Curve ,有些說他在投 Gyro ,有些說 Slurv...
但轉法都很接近。
記得陳偉殷的變速球握法接近指叉球。
他說是變速球那就是變速球。
而 Forkball 和 splitfinger 又是一種握法,卻是兩種不同球路。
Forkball 甚至更接近傳統的曲球認定轉向。
田中這一球要說 Sinker 就差距太遠了。
Sinker 顧名思義,主要目標是縱向變化。
只是因為普遍認為跟 cutter 走向相反,所以有點會沉的右拐二縫都會叫 sinker。
但是在有 running/tailing fastball 這種稱謂存在的前題下,
硬要叫這顆只拐不墜的球是 sinker ,就真的死讀書了。
二縫只是通稱。只要不是四縫的直球,都可以叫二縫直球。
(好像達比修還有個未證實的一縫直球)
cutter, sinker, running, tailing fastball 都是二縫的細分。
不過如果田中要說那球是噴射球,那也只能說是噴射球.... hahahaha
-= 散仙 =-
比如說滑球在縱向和橫向兩種,轉法就不一樣。
有些投手說他在投 Curve ,有些說他在投 Gyro ,有些說 Slurv...
但轉法都很接近。
(握法不同啊)
記得陳偉殷的變速球握法接近指叉球。
他說是變速球那就是變速球。
(當然就是變速球!! 但是握法不同製造出來的變化幅度就不一樣,變速球握法那麼多:五爪、圈指、法克、指叉...等等,您說的陳偉殷用的是指叉變速 是晚年 Derek Lowe 的武器)
而 Forkball 和 splitfinger 又是一種握法,卻是兩種不同球路。
Forkball 甚至更接近傳統的曲球認定轉向。
(Forkball 和 splitfinger 握法並不同,看起來類似而已,所要達到的效果也不同
還有請確認一下,forkball 與曲球的旋轉是完全相反的,完全相反)
田中這一球要說 Sinker 就差距太遠了。 (哪球??我看不到影片啊)
Sinker 顧名思義,主要目標是縱向變化。
只是因為普遍認為跟 cutter 走向相反,所以有點會沉的右拐二縫都會叫 sinker。
但是在有 running/tailing fastball 這種稱謂存在的前題下,
硬要叫這顆只拐不墜的球是 sinker ,就真的死讀書了。
(理論上running/tailing/sinking 都可歸為2 seamer?? 至於墜不墜拐不拐,我想因素太多,cutter一般也不會有太多下墜啊)
二縫只是通稱。只要不是四縫的直球,都可以叫二縫直球。
(好像達比修還有個未證實的一縫直球)
cutter, sinker, running, tailing fastball 都是二縫的細分。
(確實如此,每個投手在揮臂速度、放球點、指法都不一樣,軌跡當然也都不太一樣)
個人言論
右投手
以四分之三或上肩這兩種出手法,
直球以1-7點鐘或2-8點鐘方向轉的這種
二縫線就是上升力不足的速球(看是讓轉數低一點或是讓風影響小一點),所以打者視角上會掉(比起四縫)
跟標準速球速差不會太多
有尾勁就會向右打者內角旋.要是沒掉,路徑就像秀斗就算這種
我看在MLB的提到的伸卡也都講這一類
不必逆轉手腕.所以大樹哥算這種伸卡
日本式的伸卡變化,80-00年代間主要指要逆轉手腕的下墜變化球
主要讓球以曲球反方向的懸轉方式出手,讓球以11-5點鐘,或10-4點鐘方向轉這類
球速大概會降到跟曲球一樣
因為沒有上懸力所以會掉,因為是逆轉所以是往曲球反方向走
洋人似乎不太練逆轉手伸卡球...
其實變化球不必想得這麼複雜
就是怎樣轉(或怎樣不轉),和快跟慢,名稱只是個區分
怎取名都以
--
側投就算自然出手,球的上旋力也不足,因為球是以3-9點鐘方向轉
稍微施點力道給旋轉,速度稍低
下掉幅度交給重力,轉角幅度交給空氣動力,就往右打者內角掉了
子彈球其實就膛線轉法,也是美式足球傳球時懸轉的方法
膛線轉可以讓物體破風前進時降低風組,所以會降低前後速差,
渡邊那種下勾就是低往上丟,在重力抵消其往上力道時,整體路徑已經結束進補手手套了,
配上膛線轉法會有尾勁很強(尾速快),球往上飄(重力還未抵消他低往上丟的力道)的感覺,
所以他巔峰期的膛線直球難打在這原因
子彈球幅度只是附帶的效果(沒有上升力所以會重力掉)
日職現在垂直滑球其實看慢動作重播都偏一類
只是要轉得剛剛好垂直於前進路徑難度比較高,大體上還是照曲/滑球系路徑走
算個人觀察囉
我自己練是覺得嘎魯播和拿庫魯最不好練....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