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

中職傾向不支援仁川亞運?


dragonking16 wrote:
應該賽事要分級~亞運...(恕刪)


其實之前早就分級過了
根據「棒球振興計畫」,現有的國際賽徵召:

「依不同屬性加以分級(1)第1級:奧運、亞運、經典賽(2)第2級:世界杯、亞洲杯、洲際杯,此類比賽如在國內舉辦則提升為第1級。(3)第3級:非國際棒總、亞洲棒總等正式組織舉辦之邀請賽。」且「第1等級之杯賽,以最堅強國家隊陣容參賽,代表隊陣容以職業球員為主、業餘球員為輔;第2等級之杯賽,代表隊陣容以業餘球員為主、職業球員為輔;第3等級之杯賽,以培養新秀為主組隊。」

所以亞運算是第一級賽事

棒協當然希望中職支援囉!
反正到時候獎金記得分一半給他們就對了!


另外,就是因為這個賽事拿牌的機會很大 所以可以很輕鬆賺獎金
所以有些球員才會有意願去打 幾乎就是入選就有90萬了 (我記得亞運銅牌是90萬 有錯還請板友糾正)

但是 以長期來講

季初打WBC 接著又打一百多場例行賽 球季結束後該是休息的時候了

頂多就是派余德龍 鄧志偉這些年輕的又打的不錯的選手去就好了

泰山 嘟嘟 恰恰這些老將 就休息吧

fasontree wrote:
棒球多能凝聚台灣的團結士氣,人家派二軍我們派一軍去
贏面大輕鬆打,個人認為利多於弊
國人現在支持中職,中職也必需國家的徵招動員吧...(恕刪)


讓年輕選手出國磨練

對台灣棒球未來的發展不會比較好嗎
KoalaTsao wrote:
頂多就是派余德龍 鄧志偉這些年輕的又打的不錯的選手去就好了

也可以派中職全明星賽陣容參賽,


像王峻杰、陳威儒…這些……
二線球員去就好了阿

不然怎麼傳承

別再一直消費中華職棒了

是要累死多少球員阿

如果人家派一線

我們派二線

那還有理由可以說



超過35的球員不得超過3名
多培養年輕新秀
規定是規定
但是卡到例行賽跟季後賽
如果這段時間要完全停下來等亞運打完 大概半個月(9/19~10/4)
再繼續進行中職賽季
那對球員被徵招較多的球隊也不公平
因為這等於多打了好幾場比賽
而沒被徵招的則可以多休息調整
手感好的也有可能因為這段時間沒進行比賽而冷下來

萬一受傷更慘
後面完全沒有時間休養
等於後面的中職比賽都不能上場
又間接影響到下一年度的談薪
對球員不見得好

其實感覺弊大於利
唯一好處就是成績好拿獎金
成績不好...又會影響到之後賽季心情跟票房

要不然就是派年輕跟二軍..搭配業餘
或者...
讓中華職棒明星球員最多的兄弟象二軍整隊出去打
(這不是開玩笑 每個都明星級的 有強大的象迷背書)
勝場數無條件列入中職例行賽
獎金還可以彌補球員少掉的薪水 真是一舉數得
考慮一下吧...(我是很認真的建議)



驅魔神探-康士坦丁 wrote:
也可以派中職全明星賽...(恕刪)


派兄弟象去就夠了
整隊都是明星
不用找了
KoalaTsao wrote:
根據「棒球振興計劃」,現有的國際賽徵召:

「依不同屬性加以分級(1)第1級:奧運、亞運、經典賽(2)第2級:世界盃、亞洲杯、洲際杯,此類比賽如在國內舉辦則提升為第1級。(3)第3級:非國際棒總、亞洲棒總等正式組織舉辦之邀請賽。」且「第1等級之杯賽,以最堅強國家隊陣容參賽,代表隊陣容以職業球員為主、業餘球員為輔;第2等級之杯賽,代表隊陣容以業餘球員為主、職業球員為輔;第3等級之杯賽,以培養新秀為主組隊。」


計劃要跟得上變化,現在棒球已經沒在奧運

亞運應該比照辦理,不需要去

如果真要去,社會球隊或是學生球隊去組個聯軍就好了

只有亞洲而已,目標幹掉中國,應該就穩上領獎台(理論)

別忘了,甲組的聯隊在去年經典賽的熱身賽,也是有很好的表現

我個人認為這種時間,日本球團應該連二軍都不會給派,日本應該也是社會及學生的聯隊
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eafv wrote:
派兄弟象去就夠了整隊...(恕刪)


乾脆辦個票選亞運名單
保證又是中職的全明星象隊當選
治裝費也可以省一筆
把中華台北的名字"貼"上去就可以打發

fasontree wrote:
棒球多能凝聚台灣的團結士氣,人家派二軍我們派一軍去
贏面大輕鬆打,個人認為利多於弊
國人現在支持中職,中職也必需國家的徵招動員吧...(恕刪)


每年的比賽
每兩年的比賽
每四年的比賽
每次都要這樣動員,是想累死誰阿???

小比賽就磨練二軍
大比賽派一軍
這不是多數國家採用與現行的制度?
我支持中職的決定
  • 6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