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5

中華職棒24年 票房分析與討論

rickeychao wrote:
而且一個球場一用50~100年, 考慮到未來的話, 這樣的容量應該還可以接受。


嗯嗯嗯嗯,rickeychao哥說的也是
斗六棒球場預先留下未來會增加的人數,所以蓋大也是先考量以後的發展
但是斗六的使用率真的偏低,這點真是好可惜啊!

rickeychao整理的球場資料太佛心了(心
這樣我可以省一點整理的功夫了,呀哈哈哈

謝謝rickeychao~~~~!!!!!
----------------------------------------

新莊天母都有一樣的問題,就是有時比賽,人會擠不進去球場
這個問題也讓兄弟象在熱門的比賽(尤其是對義大)
少賺了幾千人的門票,以長久的數據來看,真的蠻吃虧的
拿來跟擁有大球場桃園棒球場的Lamigo比較

桃猿主場,目前打了14場總共有11萬1416人進場,平均是7958人
兄弟象主場,打了有20場總共有13萬5404人進場,平均是6770人
去年23年的兄弟主場平均還有2551人,比lamigo的2280人還多了許多

今年卻有這樣的轉變,令人意外

或許可以說的原因之一
當整體的票房提升之後,兄弟票房的優勢就沒有那麼明顯
反到是會轉變到球場的最高容量上面去,所以擁有2萬人容量的桃園嘗到了一些甜點
能在星期六的比賽獲得高票房,變成一個很重要的課題
lamigo今年有兩場星期六例行賽有1萬7000多人進場
換算成天母就可以滿場3次還有剩,所以這就是高容量球場的優勢囉


今年可以在好好繼續觀察!

rickeychao wrote:
未來大牌球星不會缺席的。


看來目前的確是這樣,曼尼的票房效應相當暴力
而且也讓很多mlb的球迷,會認同中職這一塊
不知道下一個大牌是誰呀~~!!!!@/////@




以上!!!
bio018 wrote:
新莊天母都有一樣的問題,就是有時比賽,人會擠不進去球場
這個問題也讓兄弟象在熱門的比賽(尤其是對義大)
少賺了幾千人的門票,以長久的數據來看,真的蠻吃虧的


或許是季初兄弟戰績不佳, 或許是主場觀眾容量, 兄弟主場票房暫時墊底
=====
中職本季打完前71戰,犀牛隊17場主場吸引16萬5867人觀戰,單場平均9756人,排名穩居第1
接著是猿隊7958人、獅隊7002人、象隊6770人;
=====


bio018 wrote:

大家好,小弟我是小B

哈,小B兄的文果然有內容得多了!加油!

rickeychao wrote:
曼尼就算回去了, 義...(恕刪)


本土球員目前只有鋒砲拿到大聯盟薪!!

恰恰可惜了, 還簽了 5年球員約, 要不然月薪百萬都算合理.
就看洪教主年底會不會佛心來著, 頒個獎金當紅利.

嘟嘟要拿大聯盟薪, 雖說也合理, 但總覺得少了點什麼.

再來就是神全了, 目前他和恰恰是不同等級的!!
雖說中職打的嚇嚇叫, 但缺少國際賽的驗證,
也沒有恰恰領袖的氣質, 及給隊友安定的力量, 繼續努力!!

momotetsu wrote:
或許是季初兄弟戰績不...(恕刪)


除了戰績不好跟主球場容量太小的問題外, 我想另一個問題就是沒亮點。 今年各隊都閃亮亮, 但兄弟只多了小飛刀的話題,其他只能說是平盤 (別隊的話題有主場秀,辣妹,女神,豬哥亮,曼尼大叔,唐基搶戲, 新人變裝秀, 棒球情人, 高志綱熊抱...)

結果就是..雖然職棒變好了, 但薪水沒增加, 假設我每個月只能看兩場球, 我一定先選義大對戰Lamigo看曼尼+辣妹或看義大對戰統一爭上半季冠軍, 在不然就再選對戰組合裡有Lamigo或義大的比賽看。兄弟的比賽可能因預算排擠就不考慮了。
雙北巨蛋快蓋好了,快了快了,在4年吧
統一真的是需要大改造了..一堆不錯的球員..但就是少了話題性跟新鮮感
球團很用心在經營..但就是沒能反映在票房上
打球也是中規中矩...整體來說就是內容很無聊
可以先做的..就是先把球衣做好看一點吧..

bio018 wrote:
但是總覺得少了一些東西,跟同是元老的兄弟比起來就是差了一些元素
或許是一些宣傳跟一些球星的經營吧,不知大家的分析如何
公關跟行銷我覺得還可以更豐富一點,相信統一眾多球星,不只有這樣的票房而已
有一點值得注意的:

雖然票房能維持到現在,大家都覺得好像有點「穩定」了,實際上仔細看數據~
三月份共13場:總人數=137921人:平均=10609人/每場
四月份共33場:總人數=251957人:平均=7635人/每場
五月份到目前共25場:總人數=162859人:平均=6514人/每場

可能天氣有影響?但不可忽視的,進場人數還是在些微的下降中。
✙ 神聖羅馬帝國費迪南一世:Fiat justicia et pereat mundus ✙ 縱使世界毀滅,也要讓正義實現 ✙
rickeychao wrote:
曼尼就算回去了, 義大也玩上癮了, 未來大牌球星不會缺席的。而且曼尼口碑場已經被做起來了, 大牌球星會主動來投石問路的也不會少。況且台灣球員頂薪有往上走的跡象, 幾年後若本土球員或外籍大牌頂級月薪上看兩百萬, 超越大聯盟基本年薪, 大聯盟中小咖來台打球也會是常態。

其實這個現象我心裏還隱隱的有點擔心…

如果票房能像今年這樣持續成長,那當然是比較沒問題。
但是如果票房無法有效的持續成長,這種現象恐怕會讓Lamigo吃大虧!

因為這些重量級球員的投資,對統一、義大來說還負擔得起,當做廣告宣傳也算值得。
Lamigo負擔起來恐怕就相對吃力,其實球隊對Lamigo母企業的宣傳效益也不如統一和義大那麼大。
Lamigo的經營真的是像早期兄弟洪騰勝一樣,純粹靠一股對棒球的狂熱傻勁。
(請注意,是洪騰勝,不是洪瑞河!)

而Lamigo又是較年輕的球隊,如果沒辦法負擔重量級球員,戰績上恐怕也受影響,票房經營相對又會更形艱難。
反觀某元老球隊,又可以靠著長期經營「不離不棄」的基礎,不但同樣不必花錢投資,還可以硬搭順風車大撈一筆。


衷心的希望,純粹愛上棒球,還沒有特別死忠球隊的球迷們,如果你們純粹想要「支持台灣職棒」,請給用心為台灣職棒付出的劉老闆一點掌聲!
✙ 神聖羅馬帝國費迪南一世:Fiat justicia et pereat mundus ✙ 縱使世界毀滅,也要讓正義實現 ✙

驅魔神探-康士坦丁 wrote:
其實這個現象我心裏還...(恕刪)


小弟倒是覺得剛好相反, 原因是Limigo維持桃園單一主場的的作法反而造成它獨特的優勢, 因為是單一地點,比較容易深耕與球迷培養感情,容易維持平常穩定的進場人數, 而義大統一帶大牌來訪時則會吸引更多球迷進場, 所以反而Lamigo的優勢是很不錯的。同樣的兄弟的確也會因義大統一受惠, 只是兄弟是分散式主場, 無法每個縣市都深耕球迷, 靠的還是過去球隊的魅力, 但因為各隊都在進步, 這個魅力還能用多久也不知道, 所以有沒有辦法有Lamigo單一主場相同的效益可能要聽天由命。

其實四隊真的很少, 所以各隊脣齒相依關聯性很高, 所以只要一隊做大投資, 另外三隊通通受益。未來若順順的增加到六隊, 各隊的態勢會從脣齒相依變成相互競爭, 因為六隊的話一年球賽會多個120場, 球迷得要吃得下來才行。倘若吃不下來, 場均人數掉個2000人, 各隊得要拼命求生存才行, 這時大球團做大行銷, 請大牌, 挖角別隊球星勢在必行, 兄弟跟Lamigo 的壓力相對會變很大大大。

個人覺得,劉老闆現在的做法已有考慮到很後面的事了.....讓我們接著看下去...

  • 1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5)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