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覺得樓主講得不無道理,沒有許多消費性品牌和商品作衍生,當靠一個事業體是很難經營一個職棒事業,但職棒事業和廣告曝光又不一樣,它還需要和在地城市作結合,真的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統一其實是最有資格經營職棒,不管是品牌、產品線和在地文化(台南幫就是台南文化的一部分),只可惜有一個官僚的市政府,和企業內部的接班問題,未來是不是會繼續下去,真的很難講官僚的市政府: 台南市政府一直搞不清楚,棒球村(類似春訓基地)和職棒主場是完全不一樣的定位和屬性
teabox wrote:像義大犀牛才是在台灣最適合職棒的經營者,有一定的企業規模,有強烈的行銷動機(旗下有百貨,遊樂園,飯店,學校,醫院),戰績好還可以互相搭配行銷打折回饋,第二點其實是最重要的 嗯嗯…我懂了!樓主肯定不是台灣人~所以不知道統一集團在台灣有哪些相關產業!
holyduck wrote:如果你是義大相關企業的員工可能就不會想支持了吧 ?(台灣工時工資一向壓榨的兇吧)這好像跟職棒無關,不過這年頭不靠政府願意在南部有這麼大投資案的企業真的要鼓勵了,統一也是其一,義大也才剛開頭,看看統一夢時代一開始的虧損許多人都在笑現在還成功了給台灣職棒一線希望回春,難得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