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環境下 僧多粥少( 球隊就 <只>有4隊 )所能收容球員位置有限
台灣的棒球環境20多年 草創 薪水沒保障.
看看 張泰山 陳冠任 陽建福 下場 ---- 這些人 球團給了他們什麼保障
球團 不讓張泰山打球了 , 要他轉當教練 (不是很尊重老將) ---- 他只好加盟日本獨立聯盟德島藍短襪隊
張泰山想當球員統一將發離隊同意書
張泰山如堅持再當球員獅隊:只能給予祝福- 自由體育
獅隊這兩年球員平均年齡偏高,蘇泰安表示,年輕化是球團既定政策,檢討過目前的陣容,明年實在沒有多少空間可以給張泰山
蘇泰安表示,球團讓張泰山轉任教練的立場相當明確,如果張泰山一定要繼續打球,球團只能祝福他有更好的發展。
陽建福 ---遭釋出後 將轉戰日職獨立聯盟愛媛橘子隊
桃猿釋出 陳冠任 ---- 透露旅外原因 陳冠任:覺得球隊不需要我
陳冠任宣布赴美挑戰獨立聯盟,加盟 南馬里蘭藍蟹隊
棒球》千安畫下休止符 陳冠任盼「回中職完成」 2016/01/26 08:21
轉貼 有子莫打職棒 看完釋出名單就懂 活力熊/卓子傑 – 2015年12月10日 下午4:43
有兩位拿過中華職棒全壘打王、而且都不只一次獲獎的名將,在聊天時不約而同跟我說過:『將來不想讓自己的小孩打職棒。』乍聽下難理解,我當時想你們的條件、基因、環境,大有機會栽培出超越你們的選手,為何想阻止下一代打中職呢?看完每年的釋出名單以後,我大概懂了。
Lamigo 以壓軸之姿宣佈釋出名單:許銘倢、曾琮萱、黃中辰、陳子生、陳冠任、許銘傑,六位選手遭到釋出。二軍打擊教練陳該發因生涯規劃,自請離隊。今日報載劉玠廷領隊電訪時的內容:「釋出這6名選手的主要考量是戰力與隊型,給年輕人更多上場機會。」
先說許銘傑吧,今年吃下85局的投球局數,因應輪值狀況先發後援兩頭跑,算得上任勞任怨,4勝3敗、防禦率4.77,全年ERA+:107.5,或許不算非常亮眼,但在打者大爆發的一年,他是桃園牛棚能逐漸趨於穩定,最終完成二連霸的有功投手,被釋出的理由:要給年輕人機會。
至於陳冠任,今年出賽46場,136個打席,我很好奇桃猿有幾個打者有 0.339 的打擊率,近四成的上壘率和近五成的長打率,OPS+是聯盟平均以上的111.3,他的出賽數已不是小樣本,他欠缺的是更多的上場機會,即便是近年外野大換血的桃猿,陳冠任依然會是代打時的一項上壘利器,而且他的訓練量和自律程度一直都不錯,今年長打能力還有復甦情形,被釋出的理由:給年輕人機會。
嗯。我一直在想這句話,彷彿已成球隊的國策,於陳金鋒如此,許銘傑、陳冠任也是如此。是的,他們年紀是比較大,但「肉體不夠青春就肯定無法對球隊有貢獻」,這是什麼鬼邏輯?美日韓的職棒有多少老將都還能夠雄踞一線做出貢獻,偏偏中華職棒就不行?
年輕人是嗎?看一下陳子生。
陳子生,就是之前的陳正達,這位出手方式特異的投手,2012 年開始獲得桃猿教練團重用,2013 年一口氣單季拉升到 52 場的出賽,2014 年桃園的後援投手群補進新血,結果陳正達近兩年在一軍總計剩下15場出賽機會,但他在二軍的成績也不算差,結果還是釋出,要給年輕人機會,等一下,他好像才剛滿 30 歲。
另外,看看曾琮萱,2012年底,史上最經典的選秀故事,曾琮萱因為冬聯的優異表現和頗有口碑的投手續航力,獲得洪一中總教練青睞,桃猿寧捨棄高國輝也要拿到曾琮萱,結果他2013年六月因肌腱撕裂全季報銷,這幾年幾乎都在復健,沒有再登板出賽的紀錄。我知道他有傷,但球隊願意給曾經視為大物的選手,養傷的時間和耐性是多久,大概兩年半,這就是上限,因為要給年輕人機會,等一下,他才28歲,但是還是釋出了,企圖讓人遺忘為誰棄選高國輝。
職棒釋出球員,純粹是戰力考量,我想這一點球迷沒有什麼怨言,但是桃猿這次釋出的其中一些人,除了年紀大,他們的數據顯示了他們不是戰力嗎?因為年紀大就要被釋出,把機會讓給年輕人,這是什麼狗屁邏輯?現在的職棒選手有效期限這麼短?那各位選手請自求多福,你們現在擁有的機會,過幾年可能就是別人的,不管你的數據是不是有幫你說話,沒辦法,你已經3字頭了。
這真的很令人沮喪,職棒是台灣棒球的金字塔了,這些選手是花了多少心力和時間栽培才打進職棒圈,當然你可以說他們只會打球不會念書活該,但是他們的確是把他們的青春期完全付出在培養棒球專業上,最後他們才有機會脫穎而出打到職業棒球。
現在中華職棒只有四隊,金字塔尖端的機會本就少得可憐,登錄名單上限數也從沒四隊全滿過,選手在棒球生涯度過無數考驗,踏上職棒舞台,看遍大風大浪,雖然年過三旬但實力、成績尚在的時候,收到一句:「把機會讓給年輕人」,然後十數年心血付諸東流,連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釋出,然後明明還能打,卻因為球隊太少而失去機會,是你你心服嗎?這就是健全的四隊,當任何一支球隊不想玩的時候就玩不下去的健全四隊。
各國職棒各有各的國情和玩法,但是我們非要把選手當作消耗品:「新肉體是主流、30歲過後保重、35歲了什麼你不轉教練?」這樣玩嗎?窮極半生鑽研自己的棒球專業,投入職棒,到老歷久彌堅,依然難敵身分證上的數字,我終於知道那兩位已經貴為全壘打王名將,為什麼堅決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打職棒了。
人性本惡 不老實 wrote:
淘汰的原因 ----...(恕刪)
其實在台灣如果想當職業球員维生,
不論是哪項運動都很困難!
棒球已經算是出路較多、薪水較高的了~
籃球、桌球、羽球還撞球…
只能說這國家不怎麼重視體育,
難怪國力那麼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