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確定有一句話是對的。「你不可能討好每一個人,如果你執意去做,注定會失敗。」每個人都有言論自由,但不代表你可以用言論傷害他人。你可以有自己的想法見解,但不應該強迫別人接受你的想法。以棒球為主題的討論總是能把國仇家恨、成功者失敗者的理論扯進來,把事物複雜化只能讓自身成為某個目的提線木偶。如果今天我們纏著主判不放,爭取所有有爭議的判決,結果中華隊贏了這場球賽。但是全球卻以負面的言論來看待我們。這樣的結果就算成功了?以什麼範圍,以什麼角度來看待輸贏。看了這麼多的文章,重點早已不是球員需不需要被鼓勵與鞭策。已經變成因為人們表達想法的方式造成他人情緒上的反應,於是反饋的收到他丟出去的情緒,只是如此而已。
人是從失敗中學經驗,從挫折中成長如果每當犯錯時,大家都說,摸摸頭,你盡力了這樣會成長,會成功?可能嗎?成功的運動員,難道都是天才型,永遠沒有輸過嗎?第一名永遠只有一個...第二名如果永遠接收別人告訴他,你盡力了,你雖敗猶榮...那他就會自動進化,下次比就變第一名嗎?可能嗎?一定是從失敗中找為什麼失敗的原因,然後加強..有人會說,球員自己才能檢討自己,但如果真的是這樣,就不會有教練的存在,教練身為專業的旁觀者,容易檢視出問題..也不要說用"批評"...說"檢討"可能比較恰當...有些事確實是旁觀者清.當局者迷,不一定會看到問題昨天七下的戰術..個人淺見,為何沒有犧牲短打先取分的原因,可能是中華隊在犧牲短打的技巧上,不夠純熟,這幾場我看到的犧牲短打,都是點成小飛球,被接殺..也許這是謝總教練沒有採用犧牲短打強迫取分的原因不曉得大家有沒有注意到,中華對日本,除了安打除外,打到外野的有幾次?高分犧牲打如果沒有打到外野,不一定能跑回本壘得分,幾乎都是三振或是游擊間滾地刺殺,所以高分犧牲打,對昨天的中華隊而言,似乎比犧牲短打還難..然後再指示陽代鋼犧牲短打,可能是他在犧牲短打方面,技巧可能是中華隊中最好的,所以沒有指示他打擊而是犧牲短打日本隊在七下的戰術雖然有大量失分的風險,但結果證明戰術成功,一三壘有人時,游擊滾地,不雙殺一二壘,而先殺本壘,連一分都不讓我們得,讓我們一人出局,二三壘有人,事後順利解決我們二個打者裁判判決標準,是我們沒法控制的,但戰術就是我們能控制..這場比賽我們就輸在戰術運用保守!7000d wrote:如果言論自由沒有了你...(恕刪)
說穿了場邊或電視機前的我們,都只能出一張嘴,沒有付出實際行動去為台灣棒球奉獻的人,說穿了都只是酸民或嘴砲王。看到球員們在場上滴下辛苦的汗水,那是多麼感動,光是這樣就值得我們幫他們加油和鼓勵,我們不是實際在場上面對壓力的球員,憑甚麼去評判和指責他們打得好或是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