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不能一邊兼顧學業,一邊打球?
小學的時候打興趣就好了嘛,誰叫你台灣小學生每天拼死拼活打球不念書?
拿個少棒冠軍能養自己一輩子嗎?
這就是台灣跟國外的差異,為什麼我們的學生球隊總是那麼強,越長大,卻越輸人...
因為我們把少棒青少棒當職業在打,當然不就沒心思念書了?
很多家長會說,小孩子若能投150公里球速或怎樣怎樣的,我就支持孩子打球...
一個很現實的問題,沒有練個五年十年的,誰能投150km/h??
打棒球不是壞事,我也打了十幾年,本來也想讓自己的孩子去打球,
後來想一想,在孩子小時候,用這種非得名不可的教育方式對嗎?
也許你的孩子打到高中了,然後你發現,他長不高,也許能力會受限,
可是前面十年都沒在念書,現在念也讀不懂,怎麼辦?
漸進式的學習不會比較好嗎?
小學的時候,大家都來參加球隊,打身體健康就好,政府不要舉辦那麼多有壓力的比賽,
比賽當然可以,但不要讓那些大人爭名奪利拿小孩當工具。多辦一些社區型態的比賽,不要有太多的獎項。
然後國中,高中,大學...慢慢地才具專業的規模。
有興趣的自然會留下來,打得好的,條件好的自然會留下來,
你的條件越差,你會越早被淘汰,沿途中被淘汰的人也不至於一無事處,
因為你不是一開始就放棄一切來打球。
差一兩步,無法成為職業球員的,就往相關工作發展。
最後留下來的,一定是最頂尖出色,最適合該項運動的人。
金字塔的概念大家都知道,但台灣人就是做不到。
因為一開始大家都看得太重...
海參崴Vladivostok
https://www.flickr.com/photos/na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