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相信很多球迷跟我一樣,感覺在桃園主場看辣米糕和 2012真的不同了
經典賽大夥同為中華隊加油,真的會有有『主場優勢』的感覺
相信客隊也會有一定程度的壓力
別出心裁的明星賽,當三壘的喊出彭政敏,一壘側大叫全壘打時,一樣是high翻全場
不可否認,樂觀預估來年的球迷人數,在非週末及特別事件時
內野還是不容易坐滿,正因為如此,球迷更希望一樣花250~350元,能有比較好的座位
而不是一邊5000人一邊500人。
(其實桃園國際球場現在西下A區也很多辣米糕球迷了,上回我假日看球坐K區,真的好遠)
同樣的,到外地比賽,辣米糕球迷明顯的比較少,畢竟不是主場,經營的也少。
球團花不花心思經營,球迷是會有感覺的,不管是軟體、硬體、餐飲、交通都是
當球隊是全國主場,自然沒辦法大幅更新硬體,只能從活動及軟體下手。
2011年剛搬到桃園時,還不是大家不看好?
但當你去廁所,還可以看到場上的狀況時,就覺得球團真的有讓球迷倍感貼心之處
超越勝負的感動,也會讓球迷更願意進場看球
四隊統統都單一主場,看起來短期還是不可行,就讓辣米糕先試試吧。
不過對手的啦啦隊還是要顧,不然出去作客也會被『加倍奉還』
應有的空間與配備可不能少,畢竟其他三隊球迷入場,還是能增加收入
也還是得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