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一想到花了三百多塊,卻只看到六七局的比賽。而且還要看其他連好球都投不進的人在玩投打,(我也投不進)我應該不會想進去看吧。= =要玩/看去太魯閣就好啦,去太魯閣你也不會想看別人打吧。(除非他很強)我唯一肯定的是樓主說的互動,這幾年球團在加油的互動性加強很多。這才是重點吧。
eanck wrote:這是相對的,看你和甚麼運動比。如 職棒選手講求的是穩定的表現爆發力的基礎下當然是先訓練體能不然先發投手一百五催幾球不就累了,怎麼投到六七局捕手怎麼蹲整場,其他野手怎麼站整場所以我想你應該沒打過球,沒有那種在場上站六七局的感受
所謂交流是等級差不多的在比才叫交流,職業的選手跟一般民眾打算什麼交流?跟去打大魯閣有什麼差別?再說,若是你今天付錢下去玩,你想打幾球?一個人跟大魯閣一樣投一次幣打20多球嗎?就算一二軍全上也是讓你打完一天就投手全掛了,今天打完明天叫誰下去投?難道放一台發球機在那邊讓大家打?那和打大魯閣有什麼差別?為了一場比賽一個人多收一點點錢放棄一個禮拜的所有比賽收入,球團又不是頭腦有問題....
tea_king wrote:我一想到花了三百多塊,卻只看到六七局的比 大大超中肯小弟的教練曾跟我耳提面命“棒球是很細膩的運動”除了主要的肌群,還有很多細部的肌肉要運用,所以從體能開始,再來是技巧上的磨練,因為這是種很不符合人體工學的運動,所以難以入門,並不是一般人打的來的
職棒很多問題內行看門道~外行看熱鬧很明顯你的想法是很熱鬧的外行人台灣職棒會冷清有一大半是他們自己搞出來的而你說的這些活動職棒私底下都會辦活動跟球迷做些互動不需要在正式比賽場合來這套你還有很多眉角沒抓到再思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