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essageboxs wrote:
所以荷蘭贏韓國的那場荷蘭沒打九局下也要補打
台灣贏荷蘭的那場沒打九局下也要補打
那是要座時光機回去還是先叫那場的投手投多少球就先對牆壁丟多少球??)
補打???我可沒說過要補打!!
我講的是:以後這種比賽制度下.......可不是要改變歷史啊!!
messageboxs wrote:
沒想到??
比賽一開始就想到了
球評也早就說了
是因為一直想贏
刻意輕輕帶過這一點)
比賽一開始就想到,你指的是這一場中韓戰還沒打就已經想到,
但是這制度的設計者,是否有一開始就想到這情況嗎??
如果今天這一場不是所謂傳統的世仇大戰,加上得失分率如果是差距更小的情況,
那麼這場球最後會是怎樣的變化還不知道咧,甚至可能連晉級隊伍都會不同了吧。
一個比賽制度的設計和制定,不就是要求公平且一體適用可長可久的嗎??
messageboxs wrote:
我相信兩隊的總教練在賽前也都知道了
真得如你說的不公平
南韓的技術委員不會不抗議)
賽前要是不知道,那兩隊的總教練頭殼是裝什麼??
但南韓他是要抗議什麼??在一整場比賽進行中,突然抗議規則不公平??
(我所謂一整場比賽,是指3月2日~3月16日之間,這一整場世界棒球經典賽)
還是南韓打到8下結束了發現得分不理想才抗議不公??那真的是裝屎吧??
messageboxs wrote:
勝負已定的比賽還強制要打滿九局
只讓造成兩隊連手故意讓其他球隊出局
連韓國只有24個出局數機會都沒想到
這你也應該沒想到吧...
雖然是勝負已定的比賽,但因為還考慮到得失分率,所以最先的幾場比賽,
在理論上也不會有放水的情況發生。
假設
1. 今天中韓互換,換成是中華隊在南韓的位置,然後是差2分以內,
結果中華隊卻因為8局下就被判定贏球(只贏1分),所以不能打第九局下,
那您還會覺得這是公平的制度嗎??
(我知道雖然 得分率=總得分/總攻擊局數;失分率=總失分/總防守局數 )
2. 甚至這場球當初如果攻守的順序是互換的,韓國打第九局上,整個結果可能就大翻盤。
以上這兩個情況,來對比今日已發生的事實,
這不就是在這一制度設計下,所出現的某種程度上的缺憾嗎??
我想眾所皆知,棒球每一局其實都是獨立的,第一局的棒子不見得能熱到第九局,反之亦然,
而就是因為球是圓的,棒球得分總是在2出局後,勝負常出現在9局下的逆轉才會好看,不是嗎??
因此我只能粗淺的認為,目前這種制度下每一場球讓雙方都先打滿9局,
而在出現有攸關晉級的該場比賽時,是否就開放9局下給後攻的隊伍,
讓他們可以打到分數足夠逆轉才結束比賽,(當然如果先3人出局,比賽當然就結束)。
如果是這樣的制度設計那就不會出現,3/5中韓之戰莫名其妙的9局上了。
而且不管得失分率差距大小,9局下張力都很大,正是所謂好戲在後頭啊!!
採用這樣的設計,使得9局上攻的球隊還是得競競業業的打,想辦法再多取些分,最好還逆轉,
畢竟還得提防9局下後攻隊伍想瘋狂撈夠分數而再逆轉的大轟炸啊!!
或是在現行規則制度都不改變下,授權裁判最簡單的8局下直接宣布比賽結束,
以上這兩個方法應該就不會再有莫名奇妙的9局上了!!
這是我的想法,有沒有還沒設想到的狀況?或是其實還是隱藏了缺點,我想一定有,
但是每一種運動的比賽規則,都是在賽後經過不斷的修改,才能趨近於完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