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賽根本沒有40人名單不接受徵召的條款,球團是有主導建議權沒錯,但球員自己本身意願也是關鍵不過不得不承認,要在台灣球迷留下經典不滅印象並有崇高地位,多次無悔穿上中華隊戰袍立功是必要條件,因為那是一種感情投射,否則在球迷心中,只會是一個在球迷眼裡冷眼旁觀覺得很厲害的台灣球員而已陳偉殷拿下MLB冠軍,和在經典賽帶領台灣走出亞洲踏上美國本土,哪個比較令人高興?相信多數人會選後者當然也必須為殷帝講一些話,其實之前他已經有好幾次身穿中華戰袍為國效力了
ranking777 wrote:跟陳比起來最相對的就是王牌王建民球迷一定知道王建民不顧調整自己的休養作習義無反顧回來打經典賽這對投手的傷害特別大王建民永遠都是我心中的王牌至於陳......我實在對他沒有任何印象 當時經典賽的王十分需要舞台讓大家知道他還行~但這次的比賽一方面他真的需要好好休息另一方面 以今年他在小聯盟的表現大聯盟球探都看在眼裡...也不需要在證明什麼了~至於陳兄..人家合約八字都還沒一撇有大好的前程萬一受傷您覺得棒協買的保險夠用嗎??
自私是應該的誰可以為他負責???一堆國手最後的下場是什麼???能全身而退,好好過下半輩子的又有幾個???打得好,英雄 ((還很難真正成為英雄勒,目前大概就那幾個可以稱為英雄))打不好,狗熊 ((每天被網軍討論,酸到天邊承受壓力到下一季還影響成績))大家知道他們壓力有多大嗎???大家知道這是"世界級的比賽嗎"???
1. 投手受傷的機率本來就大於野手,一場全力投一百球跟四個打席加守備傳球可能不到十個哪個高? google一下就知道了全力投球,如果不幸手韌帶撕裂同常就是休息一年以上,回來能不能回到以前水準也是未知數,就此弱化的大有人在。2. 今年是陳的合約年,職業選手的顛峰期最多10~15年,現在報價到五年25億台幣,若是受傷你覺得會有大聯盟球隊會願意簽他?,就算有,薪水也是大打折扣,損失的請問誰要賠他,棒邪還是叫他台灣之光一定要回來的球迷? 老實說 這些人早就跑光了,平常口口聲聲不要只看錢,這時候一句不干我的事就打發了...哈哈 不回來才是對的。
球德洛 wrote:是不是福留孝介?...(恕刪) 不是福 一個投手一個野手我說的是衫浦正則另 我覺得陳偉殷 回來不回來我沒感覺陳在日本受過傷 那種不知道能不能再上投手丘的感覺...我曾經是選手(不是棒球) 我能體會我比較在意的是5F大大提出的例子我真的會看不起我真的不懂 過了追訴期就可以當英雄了?球迷根本是非不分現在年輕一點的球迷根本不知道這麼回事試想廣大支持的棒球明天要比賽了結果王牌投手為了逃避兵役為了打MLB 失蹤了?在當時有多讓人失望?在當年棒協是怎麼封殺人家的?永久除名?N年後投手徵招不到又不除名了?複習一下1999年第十八屆IBA世界青棒錦標賽開打前夕,中華青棒隊王牌左投傳出離奇失蹤的消息。離隊原因係因為與美國職棒大聯盟洛杉磯道奇隊簽約中華青棒隊方面,由於不假離隊,中華棒協決議開除國手資格,並且永久除名。但2002年釜山亞運時,全國棒協為徵召以壯軍容,這項除名的處分又被重新解釋為「僅在青棒代表隊部份永久除名,而非在成棒代表隊中永久除名」。嘖~嘖~嘖 看看偉大的棒協人家日韓 一點點負面新聞馬上踢出國家隊或馬上開除我們呢? 時間久了 追溯期過了 一樣回來當英雄甚至還有什麼如果徵招曹錦輝這種文...
speedrock wrote:我所說的不會是刻板...(恕刪) 嚴重離題了,其實我沒有其他意思,希望你不要誤會你說的都沒錯,日韓道德感、壓力也比較大他們職業球員的心態比較成熟我要表達的是民族主義不能當飯吃,願意為國家犧牲奉獻的是少數該吵的,該分的日韓球員或人一樣都不會少
ranking777 wrote:跟陳比起來最相對的就是王牌王建民球迷一定知道王建民不顧調整自己的休養作習義無反顧回來打經典賽這對投手的傷害特別大王建民永遠都是我心中的王牌至於陳......我實在對他沒有任何印象 你說的這段不是事實,上次經典賽,那時王建民是必須靠經典賽這個舞台當跳板,向懷疑他的MLB球團證明他是否還有實力在MLB生存
以參加或不參加國家隊來評論一個球員選手實在是很不厚道事實上,近的不說,陳早在就國中時就參加過中華隊了(2001年第十屆IBAF世界青少棒錦標賽),這樣不夠?這幾年回來台灣也固定在做公益(棒球獎學金,棒球訓練營等),這樣還不夠?之後簽新合約,可能還會成立基金會?這樣不是回饋台灣棒球?不是回饋社會?那到底怎樣做才是?台灣一天到晚說自己是自由民主人權的國家但有部份人的思考跟專制國家沒什麼不一樣用國家民族主義要求別人就好像北韓比賽輸了,送去當礦工(這件事當年應該是玩笑話,媒體亂報的)就好像古巴球員,為了打球要判逃到美國(只因為政治因素)就好像中國運動員,要背負10幾億人的壓力所以請問台灣現在到底是專制國家?還是民主國家?因為政治歷史因素,使得台灣為了要在國際間爭一口氣常常把個人情感投射在某人某事某物上,創造並爛用台灣之光這名詞來自我安慰(應該說台灣沾光)而台灣棒球也一樣因為政治歷史因素,一開始就是以國家民族主義來發展(這其實很奇怪不正常)一開始從日本殖民時代如此(電影kano演的正是那時代的悲劇無奈)接著國民黨時代也是如此(當時政府為了轉移外交挫敗及內部戒嚴的雙重壓力,於是才有紅葉金龍少棒的出現)後來現在還是如此(為了爭取國際生存空間,把棒球封為國球,來自我安慰更可笑的是,職棒每次都還要靠國際賽國家隊來拉抬氣勢票房,這根本就不是長遠正常的經營發展之道)隨著時空環境的不同,台灣棒球應該要思考轉型,以往國家民族主義式棒球已不合時宜我們應該學習的是美國日本的棒球文化,思考棒球在台灣到底代表什麼意義精神?這本來就沒什麼對或錯,應該或不應該?每個人的情況不同,考慮的原因因素也不同?最後做的選擇決定也不同就請尊重體諒每個人的選擇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