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

勇士隊宣布 釋出王建民

Michael_0727 wrote:
看到皇家官網的新聞...(恕刪)

1.前四位已確定名單的先發投手的確在春訓都表現普遍不佳,但因為他們沒有競爭搶25人名單的問題,純粹以是熱身.調整的方式在打春訓,不需去全力發揮..再加上這四人都是有實績而簽下的高薪球員,不太可能放著不用,所以王沒辦法一開季馬上擠進去先發行列....
2.皇家高層去年底在王建民被釋出之後,就非常積極與王建民接觸...
3.總教練約斯特3/20賽後(王建民3/20先發投完游騎兵那場)之後曾說了一句話......對於皇家隊的"先發深度"感到興奮,指的就是王建民啦!!!總教練應該會比較想讓王進入"先發行列",而不是拿來當成中繼牛棚使用....
4.王的球速與伸卡球接近到2007年巔峰時期水準......而且日後漸漸越接近夏天的氣候時,理論上球速會增快,表現應會更好,以這樣的實力,理論統計上與實務上不太可能表現越來越差,或越來離譜(除非是受傷).....連兩年19勝的伸卡球特色身手,先發這才是王建民的專長,總教練若拿來當中繼牛棚使用,太浪費了,這道理總教練不會不明白!!!

開季在3A出發的話,王建民的逃脫日應是5/1,如果皇家隊5/1到了仍沒將建仔叫上大聯盟的話,王建民這一脫離皇家隊,恐怕就很多隊來搶人了(如果連洋基隊也跑來用高薪搶人簽大聯盟合約的話,那就跌破眼鏡了)

即使王建民開季只能在3A開始奮鬥,但時間應不會太長.總教練約斯特應不會拖到5/1才決定,有可能讓王建民3A先發輪值了2~3場比賽之後(熟悉一下先發節奏),最快半個月的時間,可能就迫不急待將建仔叫上來大聯盟遞補第五號位置了,所以即使王建民開季是在3A的話,也許大約半個月左右的光景時間,可能就不在3A了.....所以完全不用擔心

明天凌晨4點老王要證明誰才是魯蛇。。
在內線開著TOYOTA被外線的TOYOTA超車!!!你說悲不悲哀!慚不慚愧!丟不丟臉!
大大所指確定固定四位先發皇家是誰? Ventura,Volquez 應該是底定,kennedy 從教士過來基本上
也是要扛先發,那前三號先發確認了,C.Young, Medlen,去年先發各扛18,8場,C.Young表現較為出色,
那第四號似乎也確定了.
第五號先發? 我只能說誰狀況好就用誰,沒人長中繼,也可以上去頂一次先發.

 
2007 新聞報導----不知道現在還適用嗎~~
教練覺得王建民「太強壯了」,所以剛開賽投的球「來不及變化就進壘」,導致伸卡球不會掉。而解決方案竟是賽前多練幾球讓他累一點…。

paul12345688 wrote:
1.前四位已確定名...(恕刪)

有道理
如果老王能維持好狀況
開季應該會在3A當先發
4月底再加入輪值
皇家投手太多
要在開季就上大聯盟
總教練可能很為難

轉貼
健全的四隊? 不值錢的球員?|活力熊 12月31日週四 下午5:54

職棒營收,不管行銷作得再出色,票房和球隊戰績仍有相當程度的關聯,戰績要好,當然不是靠啦啦隊,而是球隊的戰力,但當團隊薪資要控制在八千萬左右時,下定決心要節省團隊薪資,又必須要維持冠軍的競爭實力,在現行職棒的隊伍規模,就會演變出一種特殊的經營模式:

1.複數年約的運用:
用複數年約綁定成績穩定而又有逐年成長潛力的主力戰將。

2.快速淘汰老弱傷貴:
打不出名堂的、年紀大了、貴了、成績下滑的、操壞的、養傷的、不聽話的,一律釋出、這些人很難被其他球隊吸收拿來對付自己,因為只有四隊,各隊的主力陣容空間有限。

3.FA制度的應對方式:
對待符合資格的FA大物,若決心挑戰就不積極挽留,因為中職市場只有四隊,而FA年資卻高達九年,就算22歲站穩一軍,FA年齡也都在31歲以上。當然只要實力夠強,年齡還算其次,但是真的要讓其他球隊願意花轉隊費和高月薪來延攬的FA,成績必須非常出類拔萃,對於小資球隊的經營方針,FA身價大漲者,就放任他和其他隊談,留不住就賺轉隊費;如果FA有行無市,該球員自然會回來和母隊續談。然後,領隊會議上,堅決捍衛此制度不被變更。

4.選秀會總有用不完的新血:
說得直白一點,中職的選秀權一點都不值錢,美國的職業運動,如大家比較熟悉的 NBA 和 MLB,常常有用球員、現金、和首、二、三輪選秀權做交易的慣例,在中華職棒很少有人會這樣做,為什麼?因為國外職棒有30隊、台灣職棒只有四隊,拿到總冠軍的和戰績墊底的,也只不過差了三個順位罷了,為什麼要去跟別隊交易首輪或二輪籤?只要等三個順位犯傻,就有很大機會選到心目中的真.選秀狀元的人選,選秀順位的重要性跟國外比起來真的不高。
只有四個球隊在競爭,但每年湧入選秀會的球員如過江之鯽,野手前兩輪很多都是一軍即戰力;若是投手,只要在球隊投手荒的年頭,新人RP就會拉上一軍來吃局數,填補一軍每年例行賽所需要消化的局數,至於這些新人投手吃不吃得消?就看他們的造化。
看完上述策略,不難理解有錢球隊為何輸給小資本球隊。

A.有銀彈的球隊不見得有地方花:因為FA的制度假設一直不變,符合九年年資格、要負擔不合理的轉隊費、加上FA時年紀偏大、並須擁有強大實績、還能夠挑戰成功的球星,想當然耳是非常有限,就算你有錢,在市場上都不見得每年可以找得到FA大魚,這樣一來有錢球隊在錢鬥上的優勢就沒有這麼明顯。

B..選秀順位落差不大:小資球團最著重的重點在於選秀眼光,然後加上先前所說過的一個重點,中職只有四隊、選秀量供過於求,第一順位和冠軍隊只差三個順位,如果墊底球隊的選秀眼光還不夠精準,那就真的是給予冠軍隊絕對的利多,因為選秀這一塊是最能夠節省球團薪資成本的人力資源。
每年選進來的即戰力大物野手、和能填補每年必須要吃局數的新投手,月薪最多都在10萬元以內,如果這樣的選手能夠吃下球隊每年的大量局數,野手打出足以卡進一軍的潛力成績,這樣在三年內就可以用極低廉的成本填補很大的戰力空缺,即便這些野手三年後有可能會要大約,球隊還是可以從選秀會上找到足以填補他空缺的新人,來擠壓他的談薪空間,在FA年資未調降的情況下,選手就算不滿也走不掉,這樣整體薪資成本仍然可以維持在低點。
對了,好像都沒有提到高薪的新人投手們,嗯……這些新人中繼投手,假設他吃完前二年的局數後,還有機會留在球隊,沒有因傷被釋出,那再來談是不是會影響球隊的薪資結構吧。

現在的球隊數,會讓我上面說的這些狀況持續強化,還有一點,已經只有四隊,而其中還有些球隊的球探系統運作不夠順暢,如果是這樣的話,大資本球隊的資金運用不會完整反映在實力落差上,和小資本球隊的實力落差無法顯現出來。
大家說職棒戰場淘汰率高是現實面,這點我認同,而且放諸四海皆準,但是淘汰率高也得有個限度,國外職棒的淘汰是建立在健全的養成制度下,依照實力和表現逐年淘汰,選手生涯畢竟都還是有一定的平均年資。
職棒的現實面是實力至上,而不是短視近利,運用現行的聯盟隊伍規模和不合理的制度,採取短線操作,以每年選秀會上源源不絕的新血,作為資方有恃無恐的籌碼,去擠壓薪資開始成長甚至即將成為高薪階層的選手,把中高齡和薪資到一定程度、仍有戰力的老將,無條件壓縮上場空間、甚至快速拋棄,然後職棒逐漸走向每三五年就換一批新面孔,能長期累積成績、故事,進而成為聯盟歷史和傳奇的球星,越來越少的窘境。
所謂的「給年輕人機會」這個口號,聽在職棒新銳耳中,真是無限美好,但當有一天等你貴了、老了、傷了,球團也不會對你太有耐心,不用等太久,非頂級球員,30歲就會碰到第一個釋出門檻,因為你開始要升薪了、你可能有傷或成績不如預期了、更糟的一點,你開始會發表意見了……

給年輕人機會,在過去是偶一為之的大物搭配測試,如今是全面性的趨勢,這到底是「給年輕人機會」,還是「釋出正當老和貴」?會演變成把「基層培養到足以打職棒的台灣球員,當作拋棄式用品」來作為球隊降低團隊薪資的策略,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只有四隊,如此規模造成的現象,要稱作健全,實在難以服人。
淘汰的原因 ------- 給年輕人更多上場機會。
大環境下 僧多粥少( 球隊就 <只>有4隊 )所能收容球員位置有限


台灣的棒球環境20多年 草創 薪水沒保障.
看看 張泰山 陳冠任 陽建福 下場 ---- 這些人 球團給了他們什麼保障

球團 不讓張泰山打球了 , 要他轉當教練 (不是很尊重老將) ---- 他只好加盟日本獨立聯盟德島藍短襪隊

張泰山想當球員統一將發離隊同意書
張泰山如堅持再當球員獅隊:只能給予祝福- 自由體育
獅隊這兩年球員平均年齡偏高,蘇泰安表示,年輕化是球團既定政策,檢討過目前的陣容,明年實在沒有多少空間可以給張泰山
蘇泰安表示,球團讓張泰山轉任教練的立場相當明確,如果張泰山一定要繼續打球,球團只能祝福他有更好的發展。

陽建福 ---遭釋出後 將轉戰日職獨立聯盟愛媛橘子隊


桃猿釋出 陳冠任 ---- 透露旅外原因 陳冠任:覺得球隊不需要我
陳冠任宣布赴美挑戰獨立聯盟,加盟 南馬里蘭藍蟹隊
棒球》千安畫下休止符 陳冠任盼「回中職完成」 2016/01/26 08:21



轉貼文章 有子莫打職棒 看完釋出名單就懂 活力熊/卓子傑 – 2015年12月10日 下午4:43
有兩位拿過中華職棒全壘打王、而且都不只一次獲獎的名將,在聊天時不約而同跟我說過:『將來不想讓自己的小孩打職棒。』乍聽下難理解,我當時想你們的條件、基因、環境,大有機會栽培出超越你們的選手,為何想阻止下一代打中職呢?看完每年的釋出名單以後,我大概懂了。

Lamigo 以壓軸之姿宣佈釋出名單:許銘倢、曾琮萱、黃中辰、陳子生、陳冠任、許銘傑,六位選手遭到釋出。二軍打擊教練陳該發因生涯規劃,自請離隊。今日報載劉玠廷領隊電訪時的內容:「釋出這6名選手的主要考量是戰力與隊型,給年輕人更多上場機會。」
先說許銘傑吧,今年吃下85局的投球局數,因應輪值狀況先發後援兩頭跑,算得上任勞任怨,4勝3敗、防禦率4.77,全年ERA+:107.5,或許不算非常亮眼,但在打者大爆發的一年,他是桃園牛棚能逐漸趨於穩定,最終完成二連霸的有功投手,被釋出的理由:要給年輕人機會。

至於陳冠任,今年出賽46場,136個打席,我很好奇桃猿有幾個打者有 0.339 的打擊率,近四成的上壘率和近五成的長打率,OPS+是聯盟平均以上的111.3,他的出賽數已不是小樣本,他欠缺的是更多的上場機會,即便是近年外野大換血的桃猿,陳冠任依然會是代打時的一項上壘利器,而且他的訓練量和自律程度一直都不錯,今年長打能力還有復甦情形,被釋出的理由:給年輕人機會。
嗯。我一直在想這句話,彷彿已成球隊的國策,於陳金鋒如此,許銘傑、陳冠任也是如此。是的,他們年紀是比較大,但「肉體不夠青春就肯定無法對球隊有貢獻」,這是什麼鬼邏輯?美日韓的職棒有多少老將都還能夠雄踞一線做出貢獻,偏偏中華職棒就不行?

年輕人是嗎?看一下陳子生。
陳子生,就是之前的陳正達,這位出手方式特異的投手,2012 年開始獲得桃猿教練團重用,2013 年一口氣單季拉升到 52 場的出賽,2014 年桃園的後援投手群補進新血,結果陳正達近兩年在一軍總計剩下15場出賽機會,但他在二軍的成績也不算差,結果還是釋出,要給年輕人機會,等一下,他好像才剛滿 30 歲。

另外,看看曾琮萱,2012年底,史上最經典的選秀故事,曾琮萱因為冬聯的優異表現和頗有口碑的投手續航力,獲得洪一中總教練青睞,桃猿寧捨棄高國輝也要拿到曾琮萱,結果他2013年六月因肌腱撕裂全季報銷,這幾年幾乎都在復健,沒有再登板出賽的紀錄。我知道他有傷,但球隊願意給曾經視為大物的選手,養傷的時間和耐性是多久,大概兩年半,這就是上限,因為要給年輕人機會,等一下,他才28歲,但是還是釋出了,企圖讓人遺忘為誰棄選高國輝。

職棒釋出球員,純粹是戰力考量,我想這一點球迷沒有什麼怨言,但是桃猿這次釋出的其中一些人,除了年紀大,他們的數據顯示了他們不是戰力嗎?因為年紀大就要被釋出,把機會讓給年輕人,這是什麼狗屁邏輯?現在的職棒選手有效期限這麼短?那各位選手請自求多福,你們現在擁有的機會,過幾年可能就是別人的,不管你的數據是不是有幫你說話,沒辦法,你已經3字頭了。

這真的很令人沮喪,職棒是台灣棒球的金字塔了,這些選手是花了多少心力和時間栽培才打進職棒圈,當然你可以說他們只會打球不會念書活該,但是他們的確是把他們的青春期完全付出在培養棒球專業上,最後他們才有機會脫穎而出打到職業棒球。

現在中華職棒只有四隊,金字塔尖端的機會本就少得可憐,登錄名單上限數也從沒四隊全滿過,選手在棒球生涯度過無數考驗,踏上職棒舞台,看遍大風大浪,雖然年過三旬但實力、成績尚在的時候,收到一句:「把機會讓給年輕人」,然後十數年心血付諸東流,連個公平競爭的機會都沒有就被釋出,然後明明還能打,卻因為球隊太少而失去機會,是你你心服嗎?這就是健全的四隊,當任何一支球隊不想玩的時候就玩不下去的健全四隊。

各國職棒各有各的國情和玩法,但是我們非要把選手當作消耗品:「新肉體是主流、30歲過後保重、35歲了什麼你不轉教練?」這樣玩嗎?窮極半生鑽研自己的棒球專業,投入職棒,到老歷久彌堅,依然難敵身分證上的數字,我終於知道那兩位已經貴為全壘打王名將,為什麼堅決不想讓自己的兒子打職棒了。
  • 10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0)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