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hangg wrote:
尾勁是台灣棒球界的口...(恕刪)
哈
居然叫我下場投兩球再說
我曲球可以從你頭丟過去讓你嚇到往後倒
最後落在外角好球帶耶
捕手位子更別說了
一開始就是做捕手
接的球都比我投的還多了
打到手會麻就是偏離棒心太遠
棒子振動造成的
打中棒心就算球速150也是沒感覺
而且棒心是真實存在的
大一物理學就能教你怎麼算了
cchangg wrote:
首先這樣想:轉速越高當然就有越多能量。
可以用陀儀效應去想像,一個原地不動的陀儀,看起來沒有任何能量。
等你去推他時就知道,他不只會刮你一層皮,還會抗拒被你推倒。
而一顆轉速非常快的直球,本身就有另一個特質:會因為轉向而產生位移。
所以尾勁很強的球,球質通常不會太差。
但是很會轉的球,卻可能因為轉向和縫線方向不合,所以位移打了折扣。
轉向若呈現四縫當然位移效率最好。
如果轉向跟縫線搭配很差,那就位移效率低落。
理論上轉速要最快,一定是要能順勢扣球的方向。
但是縫線造成的細微位移特性,在大聯盟等級就被細分為四縫啦、卡特啦、伸卡啦....
在業餘隨便丟的層級,就沒有分那麼細。
你跟人家說這是卡特球,人家只當做你投球時兩指不同長所以出力不平均....
反正咧,不管怎樣,你要是丟一顆很會轉的球,
然後造成的位移讓對方打不到棒子的甜蜜點,他的手就會麻。
如果怎麼丟他都打不準,手一直麻就會開始說你球質好重.....
之所以說有點玄,就是因為球質這東西不是單靠投手就搞的出來的。
要是遇到眼力驚人如 ichiro 或青木宣親那種打者,棒棒都給你打在甜蜜點上,
他當然不會覺得有什麼感覺。
能打到這樣技術的打者又都是高手,高手說球質不重,大家就點頭說你球質不重了....
要是你的轉速高位移又會讓人打在手麻的點上,那人家就會說在打保齡球了...
(王建民全盛時期右打者根本都追不上球的墜幅)
cch0514 wrote:
想必你有很多親自下場打球的經驗了, 那可以請你有科學證據具體地說出 一顆同樣是150km有尾勁跟沒尾勁的球差在哪?...(恕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