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身看待事情永遠喜歡試著去看整個面,
不想看一個小點就在那邊說什麼.
試著分析下台灣這個環境,
產生出的職棒隊伍為什麼再也起不來了.
1.人口規模不夠, 而且人口又過度分散, 習慣性負面又造成投資者不多, 職棒規模只會日漸縮小, 不會變大.規模大才有競爭力, 兩個隊伍跟兩百個隊伍的環境下的人才是天差地別.
2.老人主導的社會氛圍下, 年輕人運動人口不多,
自然對棒球熱衷度不足, 加上棒球人口不夠多, 棒球場地不足也是問題, 新一代人才無法一直出來,
關心棒球的人只會出現在這種國際大賽之下.
連球評人才的分析能力都差很多了, 只能找到講一些過場笑話的.
3.社會美化不足, 男性成熟度過慢, 平時看球支持人口過少, 國家隊自信只會因為被罵日漸消失,
當兵沒意義還可以周休, 抗壓性不足, 國家代表容易緊張.
4.台灣環境髒亂, 亂丟垃圾, 機車吵雜, 習慣於這種環境的選手, 上場後集中力會輸人一階.
住乞丐窩跟住在新公寓環境下, 集中度會有差異, 就跟幾天不洗澡跟天天洗澡一樣的道理.
5.台灣文化過於隨便, 要求度不夠, 專業的定義是什麼不清楚的人很多,
專業就是對自身對他人的殘酷下的要求度, 台灣的專業中總是參雜著業餘心態,
每個人對自己都很寬容, 對別人也很寬容, 不管是教練跟選手都可以套用上.
(5.1 負面人性問題, 簽賭? 比起累積實力, 集中力在錢身上更多)
6.求質不求量的精神, 關係到細節的掌握能力, 勝負就在細節中, 棒球就是這樣的運動,
優先求量不求質的台灣文化, 在比賽中也容易亂七八糟, 莫名其妙對方就上一壘, 莫名其妙就四壞了.
日本能玩這麼細, 那是與日本求質的精神頂尖度相關, 從環境要求度就看的出來了.
(4,5,6可看為同一點)
7.分析習慣不存在, 台灣比較多感覺派,
相信日本韓國有可能成立分析小組專門整理他國球員資料,
在比賽之前有專人做PPT整理各種要點以及機率性, 想像各種可能性,
讓選手預先做好各種心理準備.
8.醫療生技與人體科技實力上研究差異可能大幅落後日韓,
日本應該有營養師調整營養源, 掌握各種掌握肌力, 肌肉量, 體重等等,
還有各種姿勢調整的科學, 擺棒速度幅度, 跑步守備姿勢, 訣竅不斷在累積, 這些是永遠比不上的
(8.1 DNA天生輸人的可能性也許存在?)
(8.2 台灣料理過油, 少綠色蔬菜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影響?)
9.生活氛圍節奏慢, 在場上反應也會慢人一拍,
日韓環境競爭激烈, 天生是急性子, 台灣是鄉下氛圍,
所以會常常有跑壘慢一拍狀況.
10.人太善良了, 心機不夠, 求勝欲下的積極度不夠,
棒球選手應該上場要有殺氣, 跑壘的遲疑判斷速度都該到極限,
想要扣倒對方的魄氣常常出不來.
11.還在想
簡述 就是規模小+無自信+抗壓低+求量不求質+殘酷要求性不夠+動腦不夠深
(也許還有心境變動大)
發表一下從整個環境下看的台灣職棒, 純屬個人思想
歡迎各位提出看點來討論
Ps.提醒一下, 這些都只是因素, 因素是湊合結果的各小塊, 沒有哪個因素是絕對性的
(你來你去的含針對性文章, 恕不回應, 將直接無視, 除外一律OK)
先花個約1秒看球飛得如何?再決定跑不跑!
有這些現象的好像都是台灣所謂重砲手~全壘打較多那幾個
但是看到日本棒球隊~大多都是全力衝刺搶上一壘
原本有得拼的~都被搞輸了~根本看不出搶勝的決心
觀眾會想看沒刺激性的比賽嗎?
所以通常只有台灣打進國際性比賽時
觀眾才會突然暴增
再來就是職棒總共只有四隊~拼年度總冠軍~
怎麼想也很難熱血起來吧!(規模太小)
又有上一次的打假球事件~根本雪上加霜
Evil_Justice2 wrote:
你說的絕大多數我沒...(恕刪)
同意樓上,扯到環境髒亂實在太沒道理了
樓主論點也沒太大意見
不過我覺得台灣運動只要改善兩點應該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1、態度
依稀記得陳金鋒剛回國的時候有一個打席打成外野高飛球
外野手接殺的時候鋒哥已經跑到二壘了
記者事後採訪,他只是淡淡的說,在美國球打出去如果不認真跑,下個打席就被換下來了
看看國外,再看看我們那優美的慢跑,阿是要跟人家拚什麼
2、讓願意努力的人上場
某年台灣某支籃球隊請了個韓國教練
韓國教練提高了球隊基本動作的訓練量,隊上明星球員帶頭拒絕練習
韓國教練就禁止不練習的球員上場比賽,老闆選擇開除教練讓明星球員上場打球
之後有記者去問韓國教練到底是開了什麼菜單讓球員受不了
韓國教練其中一句話是,這樣的訓練量連韓國的大學生都不到
我只能說,連這樣的訓練量都不行的話就不要夢想可以打贏人家,乖乖在台灣抹髮膠就好
同理只想說,棒球如果也是一樣只在乎實力不給真正願意努力的人機會
那有天賦的人永遠都會有持無恐,不努力練習
這樣還有什麼好要求大家口中的明星球員會有多扎實的基本動作
結果很自然就是每次都會在需要細膩度的時候敗的一踏塗地
看那個微笑著用屁股接球的回國能當明星球員,還可以被選進中華隊就知道這多嚴重了
晴耕雨讀123 wrote:
說得很好..環境是...(恕刪)
也覺得說得很對, 就是在說一些態度還有心理的變化,
其實在球場上都是非常巨大的影響因素,
這些因素也是隱性在場上對決的,
包含假設跟韓國打的時候, 這個反韓情緒也可能是毒藥,
具有負面影響, 因為恨會火大, 火大會失去冷靜度,
冷靜一失去就多少會失常, 也會多少失去掌握細節的能力.
而所說的政府部分跟下文說的有關係.
terry50195 wrote:
同意樓上,扯到環境...(恕刪)
這邊沒有針對性本人就可以回了,
說實在是在分析因素罷了.
也就是台灣今天可以要求環境到像日本一樣的水準,
那麼那種環境出身成長的台灣人,
也可以有更好的細節擷取能力的意思.
這個東西要想得夠遠才可以看到的.
也就是這可能隱性下, 是日本的極大優勢的意思
好比古巴要是也可以擁有跟日本一樣的乾淨環境,
單單就加上一個因素來講, 古巴今天也許能夠更強的意思.
如果要同意這樣, 也許就比較容易了不是嗎?
這些全部因素只是湊出來了結果,
並沒有說任何一個因素可以絕對性的造成結果.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激動到搬出"你"這種針對性的文字.
本身不打"你"字就是為了永遠都是在針對事不針對人.
同時這些分析點也只同時是個人的推測點就是了
分析的本身本來就是推測.
---------------------------------------------------------------------------
所說的兩點本身都認可吧.
第一點就如同上面講的求勝慾積極性跟節奏快速性,
第二點就是殘酷的專業性自我及他人要求.
主要是在人口規模小+人口過度分散的台灣環境之下,
最好的解藥是"求質不求量"精神
兩千萬人口卻產生出跟日本一樣數量的投手海/打者海.
但台灣連這種精神都不太有,
自然也只能有半業餘心態跟半業餘球員了.
個人覺得文化息息相關就是了,
絕對不是什麼體委會/政府問題, 要怪這種的不如別怪了.
職棒是文化產物, 是全體共識的產物,
選手的態度, 實力, 都是各種因素下累積出來的.
台灣職棒輸了人民都還是要反省自我的, 絕對不只是選手的錯,
因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在那因素環裡, 都有責任的.
korea81068 wrote:
這邊沒有針對性本人就可以回了,
說實在是在分析因素罷了.
也就是台灣今天可以要求環境到像日本一樣的水準,
那麼那種環境出身成長的台灣人,
也可以有更好的細節擷取能力的意思.
這個東西要想得夠遠才可以看到的.
也就是這可能隱性下, 是日本的極大優勢的意思
好比古巴要是也可以擁有跟日本一樣的乾淨環境,
單單就加上一個因素來講, 古巴今天也許能夠更強的意思.
如果要同意這樣, 也許就比較容易了不是嗎?
這些全部因素只是湊出來了結果,
並沒有說任何一個因素可以絕對性的造成結果.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激動到搬出"你"這種針對性的文字.
本身不打"你"字就是為了永遠都是在針對事不針對人.
同時這些分析點也只同時是個人的推測點就是了
分析的本身本來就是推測.
第一:說「你」是因為這個分析是「你」做的,不是嗎?打「你」有甚麼問題?就是針對性?
第二:重點是:分析需要有足夠支撐的理論或數據,在可靠的理論跟數據去推測才能叫「分析」!
問題是並沒有啊!分析是一種推測沒錯,但是推測不一定是分析!
「也就是台灣今天可以要求環境到像日本一樣的水準,
那麼那種環境出身成長的台灣人,
也可以有更好的細節擷取能力的意思」
上面那段話請問有數據?理論?還是感覺?
事情不是不打「你」就是對事不對人!更何況有人不敢對自己的「分析」負責?
真是...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