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個人分析, 台灣職棒 無法再起因素.

本身看待事情永遠喜歡試著去看整個面,
不想看一個小點就在那邊說什麼.

試著分析下台灣這個環境,
產生出的職棒隊伍為什麼再也起不來了.

1.人口規模不夠, 而且人口又過度分散, 習慣性負面又造成投資者不多, 職棒規模只會日漸縮小, 不會變大.規模大才有競爭力, 兩個隊伍跟兩百個隊伍的環境下的人才是天差地別.

2.老人主導的社會氛圍下, 年輕人運動人口不多,
自然對棒球熱衷度不足, 加上棒球人口不夠多, 棒球場地不足也是問題, 新一代人才無法一直出來,
關心棒球的人只會出現在這種國際大賽之下.
連球評人才的分析能力都差很多了, 只能找到講一些過場笑話的.

3.社會美化不足, 男性成熟度過慢, 平時看球支持人口過少, 國家隊自信只會因為被罵日漸消失,
當兵沒意義還可以周休, 抗壓性不足, 國家代表容易緊張.

4.台灣環境髒亂, 亂丟垃圾, 機車吵雜, 習慣於這種環境的選手, 上場後集中力會輸人一階.
住乞丐窩跟住在新公寓環境下, 集中度會有差異, 就跟幾天不洗澡跟天天洗澡一樣的道理.

5.台灣文化過於隨便, 要求度不夠, 專業的定義是什麼不清楚的人很多,
專業就是對自身對他人的殘酷下的要求度, 台灣的專業中總是參雜著業餘心態,
每個人對自己都很寬容, 對別人也很寬容, 不管是教練跟選手都可以套用上.
(5.1 負面人性問題, 簽賭? 比起累積實力, 集中力在錢身上更多)

6.求質不求量的精神, 關係到細節的掌握能力, 勝負就在細節中, 棒球就是這樣的運動,
優先求量不求質的台灣文化, 在比賽中也容易亂七八糟, 莫名其妙對方就上一壘, 莫名其妙就四壞了.
日本能玩這麼細, 那是與日本求質的精神頂尖度相關, 從環境要求度就看的出來了.
(4,5,6可看為同一點)

7.分析習慣不存在, 台灣比較多感覺派,
相信日本韓國有可能成立分析小組專門整理他國球員資料,
在比賽之前有專人做PPT整理各種要點以及機率性, 想像各種可能性,
讓選手預先做好各種心理準備.

8.醫療生技與人體科技實力上研究差異可能大幅落後日韓,
日本應該有營養師調整營養源, 掌握各種掌握肌力, 肌肉量, 體重等等,
還有各種姿勢調整的科學, 擺棒速度幅度, 跑步守備姿勢, 訣竅不斷在累積, 這些是永遠比不上的
(8.1 DNA天生輸人的可能性也許存在?)
(8.2 台灣料理過油, 少綠色蔬菜不健康的飲食習慣影響?)

9.生活氛圍節奏慢, 在場上反應也會慢人一拍,
日韓環境競爭激烈, 天生是急性子, 台灣是鄉下氛圍,
所以會常常有跑壘慢一拍狀況.

10.人太善良了, 心機不夠, 求勝欲下的積極度不夠,
棒球選手應該上場要有殺氣, 跑壘的遲疑判斷速度都該到極限,
想要扣倒對方的魄氣常常出不來.

11.還在想

簡述 就是規模小+無自信+抗壓低+求量不求質+殘酷要求性不夠+動腦不夠深
(也許還有心境變動大)

發表一下從整個環境下看的台灣職棒, 純屬個人思想

歡迎各位提出看點來討論


Ps.提醒一下, 這些都只是因素, 因素是湊合結果的各小塊, 沒有哪個因素是絕對性的
(去的含針對性文章, 恕不回應, 將直接無視, 除外一律OK)
2015-11-09 23:19 發佈
簡單來說,就是競爭不夠強。

競爭不足的原因,就是養了超出市場容許的球隊數目使得球隊無法獲利,因此無法給予S級的選手合理的薪資跟B級選手拉開差距。

造就一種類似大鍋飯的文化。

結論,無解。
說得很好..
環境是這樣,解決的方法還是需要政策去營造環境,打破惡性循環..但可惜很難..不是說比賽不理想就要怪政府,但是有一些背後的態度跟做事情的方式都會潛在影響各方面..所以不只棒球,很多方面都會離日韓越來越遠..

korea81068 wrote:
...(恕刪)
就我看過的~台灣球員有數個(當然不是全部)打擊出去後~
先花個約1秒看球飛得如何?再決定跑不跑!
有這些現象的好像都是台灣所謂重砲手~全壘打較多那幾個

但是看到日本棒球隊~大多都是全力衝刺搶上一壘
原本有得拼的~都被搞輸了~根本看不出搶勝的決心

觀眾會想看沒刺激性的比賽嗎?

所以通常只有台灣打進國際性比賽時
觀眾才會突然暴增

再來就是職棒總共只有四隊~拼年度總冠軍~
怎麼想也很難熱血起來吧!(規模太小)

又有上一次的打假球事件~根本雪上加霜

Evil_Justice2 wrote:
你說的絕大多數我沒...(恕刪)


同意樓上,扯到環境髒亂實在太沒道理了

樓主論點也沒太大意見

不過我覺得台灣運動只要改善兩點應該就會有很大的進步

1、態度

依稀記得陳金鋒剛回國的時候有一個打席打成外野高飛球

外野手接殺的時候鋒哥已經跑到二壘了

記者事後採訪,他只是淡淡的說,在美國球打出去如果不認真跑,下個打席就被換下來了

看看國外,再看看我們那優美的慢跑,阿是要跟人家拚什麼

2、讓願意努力的人上場

某年台灣某支籃球隊請了個韓國教練

韓國教練提高了球隊基本動作的訓練量,隊上明星球員帶頭拒絕練習

韓國教練就禁止不練習的球員上場比賽,老闆選擇開除教練讓明星球員上場打球

之後有記者去問韓國教練到底是開了什麼菜單讓球員受不了

韓國教練其中一句話是,這樣的訓練量連韓國的大學生都不到

我只能說,連這樣的訓練量都不行的話就不要夢想可以打贏人家,乖乖在台灣抹髮膠就好

同理只想說,棒球如果也是一樣只在乎實力不給真正願意努力的人機會

那有天賦的人永遠都會有持無恐,不努力練習

這樣還有什麼好要求大家口中的明星球員會有多扎實的基本動作

結果很自然就是每次都會在需要細膩度的時候敗的一踏塗地

看那個微笑著用屁股接球的回國能當明星球員,還可以被選進中華隊就知道這多嚴重了
晴耕雨讀123 wrote:
說得很好..環境是...(恕刪)


也覺得說得很對, 就是在說一些態度還有心理的變化,
其實在球場上都是非常巨大的影響因素,
這些因素也是隱性在場上對決的,
包含假設跟韓國打的時候, 這個反韓情緒也可能是毒藥,
具有負面影響, 因為恨會火大, 火大會失去冷靜度,
冷靜一失去就多少會失常, 也會多少失去掌握細節的能力.

而所說的政府部分跟下文說的有關係.

terry50195 wrote:
同意樓上,扯到環境...(恕刪)


這邊沒有針對性本人就可以回了,

說實在是在分析因素罷了.
也就是台灣今天可以要求環境到像日本一樣的水準,
那麼那種環境出身成長的台灣人,
也可以有更好的細節擷取能力的意思.
這個東西要想得夠遠才可以看到的.

也就是這可能隱性下, 是日本的極大優勢的意思

好比古巴要是也可以擁有跟日本一樣的乾淨環境,
單單就加上一個因素來講, 古巴今天也許能夠更強的意思.

如果要同意這樣, 也許就比較容易了不是嗎?

這些全部因素只是湊出來了結果,
並沒有說任何一個因素可以絕對性的造成結果.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激動到搬出"你"這種針對性的文字.

本身不打"你"字就是為了永遠都是在針對事不針對人.

同時這些分析點也只同時是個人的推測點就是了
分析的本身本來就是推測.

---------------------------------------------------------------------------

所說的兩點本身都認可吧.

第一點就如同上面講的求勝慾積極性跟節奏快速性,
第二點就是殘酷的專業性自我及他人要求.

主要是在人口規模小+人口過度分散的台灣環境之下,
最好的解藥是"求質不求量"精神
兩千萬人口卻產生出跟日本一樣數量的投手海/打者海.
但台灣連這種精神都不太有,
自然也只能有半業餘心態跟半業餘球員了.

個人覺得文化息息相關就是了,
絕對不是什麼體委會/政府問題, 要怪這種的不如別怪了.

職棒是文化產物, 是全體共識的產物,
選手的態度, 實力, 都是各種因素下累積出來的.

台灣職棒輸了人民都還是要反省自我的, 絕對不只是選手的錯,
因為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在那因素環裡, 都有責任的.
korea81068 wrote:
這邊沒有針對性本人就可以回了,

說實在是在分析因素罷了.
也就是台灣今天可以要求環境到像日本一樣的水準,
那麼那種環境出身成長的台灣人,
也可以有更好的細節擷取能力的意思.
這個東西要想得夠遠才可以看到的.

也就是這可能隱性下, 是日本的極大優勢的意思

好比古巴要是也可以擁有跟日本一樣的乾淨環境,
單單就加上一個因素來講, 古巴今天也許能夠更強的意思.

如果要同意這樣, 也許就比較容易了不是嗎?

這些全部因素只是湊出來了結果,
並沒有說任何一個因素可以絕對性的造成結果.
所以根本沒有必要激動到搬出"你"這種針對性的文字.

本身不打"你"字就是為了永遠都是在針對事不針對人.

同時這些分析點也只同時是個人的推測點就是了
分析的本身本來就是推測.


第一:說「你」是因為這個分析是「你」做的,不是嗎?打「你」有甚麼問題?就是針對性?
第二:重點是:分析需要有足夠支撐的理論或數據,在可靠的理論跟數據去推測才能叫「分析」!
問題是並沒有啊!分析是一種推測沒錯,但是推測不一定是分析!

「也就是台灣今天可以要求環境到像日本一樣的水準,
那麼那種環境出身成長的台灣人,
也可以有更好的細節擷取能力的意思」

上面那段話請問有數據?理論?還是感覺?

事情不是不打「你」就是對事不對人!更何況有人不敢對自己的「分析」負責?
真是...
m2841 wrote:
就我看過的~台灣球...(恕刪)

所說的部分也全都認可,
跑壘反應慢可能是因為積極性不夠,
或者思考節奏本來就慢半拍吧.
緊張到呆滯狀態, 頭腦不轉的情況, 所以想用眼觀察後再說.
又或者本身連什麼時候該做什麼事情都不知道也是有可能的.

規模小永遠是第一因素吧.
但規模小又要說到人口少了.
但人口只會越來越少是未來趨勢

感謝觀看本文, 參與討論了.
台灣隊自從有職業隊好像就沒有在強過了.也沒有以前那種甲組代表國家出去比賽時的勇勁.有些球員打擊出去時不是第一時間就跑.而是先看球飛到那去.在決定看怎麼跑法.天佑台灣.天佑中華隊.
其實有一個方法可以讓中華隊再起...


讓職棒球員變成公務員,看家長會不會讓小孩給我去打棒球,別唸書考大學了..
而且不可能打假球簽賭或行為不檢,因為罪很重的..還會丟鐵飯碗..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