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個人覺的....贊成...
1.近況好
2.年輕,增加國際賽經驗,做以後中華隊接班...
當然也有風險..
1.年輕,大賽抗壓性穩定性怕不足...
大家怎麼看...個人覺的12強...沒有大聯盟大咖的旅外贊助,並不會是最強的中華隊...到不如培養新生代的來準備換血...等到日本奧運或許有棒球項目時...才有機會組最強中華隊~~
我比較擔心的問題是現在媒體把他捧上天了,怕他得失心因此變重,心態不健康。
媒體這種撲天蓋地捧新人球員的情況,過去已經毀了不少場比賽。
舉例而言,今年 WBSC U12 開打之前,媒體把大陳浩恩捧成什麼樣子,結果壓力過大、心態調整不過來,比賽時幾乎是投手群裡表現最不安定的。又如今年 WBSC U18 開賽前媒體怎麼天天捧那些球員的,結果表現不如預期,反而林安可表現最突出(當然媒體又開始連著好幾天加強篇幅介紹他)。
並非那些選手沒有實力,而是都還年輕,媒體又好大喜功、非得弄出個聳動的題材出來。搞得賽前我看媒體那些描述時,我以為我們已經贏定了.....
WBSC U18 時,日本媒體不也把清宮幸太郎捧上天了,電視特寫鏡頭最多,結果表現平平。原因都是這些球員都還年輕,有球技、有實力,但心理素質未必跟得上媒體那一套。
notyhsu wrote:
王柏融打國際賽應該...(恕刪)
會說如此是因為12強算是層級較強的國際賽,我會覺的層級不一樣..年輕球員未必能展現實力...成棒等級的國際賽...最大變數,賽程短張力大,壓力自然大...連之前台灣的職棒選手...上國際賽都有變成K金戰士...或森林王子變小子..12強相信有許多國家都有可能有大聯盟等級或在職業球隊待久的球星參加,層級及球技的成熟度..很關鍵..而且又在台灣主場.這先因素成人都不一定了何況是年輕選手...這回台灣有有賽程.....按之前王柏融那場對韓國七局逆轉的三疊打...(之前打不出安打)...掉淚的情況下,就可知壓力......若他真的有入選替林哲瑄,固然要替他開心....但臨場反應及調整....還是要看當時情形及教練團的調度~~~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