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多金的企業,
別把職棒當作做善事在經營,
請把它當作偉大的體育事業經營,
企業都能做得如此龐大,
職棒卻搞得如此低迷,
想像如果公司一個專案搞了25年還搞不出名堂,
25年了,25年了,25年了,25年了,25年了,
問題都不去面對跟換個思維去思考,
還在做善事的心態經營是絕對不會進步,
反而讓台灣棒球運動無法前進,
連該給資深球員起碼的尊重都沒有顧到,
還經營什麼球隊....
偉大多金的企業,
別把職棒當作做行銷在經營,
拜託請專業體育經理人來經營才能打造雙贏的局面,
哪有領隊出來放話後還照抄對手經營模式,
哪有職棒領隊有權力來調度投手使用角色,
專業經理人不代表專業體育經理人,
連尊重球員及教練的專業都沒有,
還經營什麼球隊....
沒有那麼大的廣告效益,我想任何的企業都不會投資的,畢竟沒有人會把錢往水裡丟,美國就是最好的例子了。如果道奇沒有得到85億美金的傳播金,他也是會倒的。美國可以因為票房佳,調昇票價分區的票差異可以高達100倍,連停車位都可以因距離而價位不同,使用率過高也以調高價格。
台灣這種死豬價,我想除非政府出錢,否則沒有任何一個企業,虧得起的。
就算台灣巨蛋蓋好了,我想也沒多少比賽會在那比的,看看日本的票格,高達10到20倍的本壘後方的VIP席,我想台灣跟本不會出現的,因為在台灣覺得那是呆子做的事,同樣看比賽何必花那麼多錢,在美國就不同了,國情文化差異太大了。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