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只會罵,真正平常有入場看中職的又有多少?

大家也都知道國內棒球環境不佳

台灣棒球環境不佳不是球員的問題,不是棒協的問題,不是政府的問題,而是大家的問題

今天如果中職場場都有6成(不講爆滿,不求8成,6成足矣)的位置有坐人

市場經濟推動下,企業會不來贊助?球場硬體會沒人更新?(敢不更新還不被罵到臭頭!)

門票收入多了,企業贊助增加了,球員的年薪不就會水漲船高

看球的人多了,球隊不就可以擴編

中職擴編就會帶動大專/高中職的棒球環境,高中職帶動國中,國中帶動國小,一層一層環環相扣

到時就會有更多的學校願意推動棒球,也會有更多的新血加入,整個生態鏈建立才會完整


現實狀況呢?

台灣走到哪就是籃球場,阿是有誰在打棒球?

大家都會說棒球是台灣國球,是嘴球吧!

最好是有哪種國球是沒甚麼人在打的,去查查看全台灣有多少小學 中學 高中有棒球隊?打棒球的人口又有多少?


你我身邊的人,從小到大很多甚至連打籃球的時間都沒有

白天上課晚上補習,假日不是補習就是去k書中心報到

想走體育這條路的,光是怪獸家長這關就過不了了,哪個爸媽願意讓自己的孩子走體育這條路?

這種環境下,體育人才能蓬勃發展才有鬼


體育人才是為比賽而生,而比賽要有人看才有經費辦得下去,大家是共生關係

今天你平常自己不關心不參與,到比賽才來說三道四,不覺得臉皮厚嗎?


小小心得,得罪莫怪
2013-03-10 17:25 發佈
文章關鍵字 中職

悠閒過生活 wrote:
大家也都知道國內棒球...(恕刪)


為什麼大家愛看中華隊

不愛看中職




悠閒過生活 wrote:
大家也都知道國內棒球...(恕刪)

照你的標題來回應
進去看中職就能讓中華隊變強?
有球員不自愛

收錢打假球

騙球迷

現在還有這麼多一日球迷支持中華隊

應該就要偷笑了



想當年台灣電影工業蕭條, 魏德聖導演為了拍海角七號四處尋找投資人, 終於電影拍成了, 竟然也創造了七億的超高票房, 讓他有了資金與各項支援來續拍賽德克, 更順勢拉起了台灣國片, 成就了一堆國片演員, 更讓演藝圈工作機會群起.

我想說的是,台灣棒球界需要出現一位魏德聖

vistakgb wrote:
照你的標題來回應進去...(恕刪)


沒錯,運動產業是要向下紮根的

只要大家肯入場看中職

等經濟效益一出來,整個棒球生態只會更加的健全

到時候派出去的選手也只會越來越強大


至於假球風波又是另外一個議題,在本樓不是討論的重點

我簡短的回覆就好

爆出假球風波,代表要整肅,大家更應該關心整個事件的發展以及後續如何處理,避免同樣的情況一直發生

而不是整個放棄不看中職,這樣只會導致棒球生態的落寞
台灣不缺棒球迷,是中職自己搞成這樣的.怨不得別人.

boy0912 wrote:
有球員不自愛收錢打假...(恕刪)


其實台灣職棒原本是相當蓬勃發展的..

尤其是當年我們在奧運得到了銀牌之後..

小小的台灣就有六支職業隊伍..

但是風雲變色..

黑鷹事件傷了多少球迷的心...(包括我..

沒想到假球就像治不好的惡疾..

三不五時發作一下

這難道是球迷的錯嗎..?

所以台灣棒球環境不佳不是球員的問題嗎?,不是棒協的問題嗎?,不是政府的問題嗎?










http://www.wretch.cc/album/netskidd0713

鄭小悠 wrote:
想當年台灣電影工業蕭...(恕刪)


大致上可以這麼說

台灣棒球需要英雄

但是體育產業跟文創產業不同的地方在於

體育產業需要"體術"上的高度磨練和技巧磨練

要磨練就需要環境,所以體育界的菁英都會想挑戰他們類別中的最高殿堂

例如,打棒球就會想挑戰MLB,打籃球就會想挑戰NBA

體育界的超級英雄可能需要在MLB連兩年拿19勝的實力

電影界的超級導演需要拍出可以票房破七億的電影

超級導演並不需要去Hollywood磨練兩年

但是超級球員一定要去世界級的殿堂才磨練得出來

這兩種產業需要的條件是完全不一樣



netskidd wrote:
其實台灣職棒原本是相...(恕刪)


我也很心痛假球問題

但是不看中職並不是良藥

而是球迷們真正的要撻伐這類的人事物

徹底的使用輿論壓力來讓中職改變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