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球迷朋友們對於台灣冬季聯盟的舉辦相當關心
都感覺相當正面,認為應該年年舉辦
想要持"營"保泰 (要盈恐怕不容易)
錢錢是最基本的,所以鍵盤財務分析師來分析一下
<<支出>>
*聯盟:
行政費-含行政人事費、交通費、賽事工作人員費用
宣傳費
球場租賃費
外交費-目前推廣期要把餅做大,所以會花錢邀請
*球團:
球員/教練薪資-這不清楚有沒有,可能各國甚至各球團都不一樣
賽事交通費-含機票及遊覽車,這部分可能轉嫁聯盟或球員身上
*球員:
食宿費-可能轉嫁球團
<<收入>>
*聯盟:
球隊報名費-目前不可能
門票收入-目前平均每場不到250人,以門票150計,每場收入約3.75萬
轉播權利金-推廣期一定很低,有電視、廣播、網路三個管道
周邊產品-今年有賣冬盟的球和帽子
廣告收益-今年應該很少
募款
*球團:
無實際收入-不知是否會從聯盟收入分紅(門票+轉播權利金+周邊產品收益)
主要效益是訓練球員以及物色旅外或洋將
*球員:
薪資-不清楚有沒有
整體看來,球團及球員部分主要是透過冬盟來達到選材及訓練的目的,像上野啟輔
就願意自費參加(這對冬盟是好事),所以比較不用考慮到收支問題
主要是聯盟部分,不可能年年做賠本生意,今年的經費好像是會長賣老臉募款來的
,以其他收入來看,最大筆的門票收入每場3.75萬,42場共收約160萬,若大家都買
一日票200元看兩場,那門票收入更低到只剩100萬,就算球場工作人員
都拿22K也不夠,再這樣下去往後會長可能得去賣屁股了,大家一起來想想辦法吧!
會長不是萬能滴,需要大家集思廣益一起努力~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