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年台南全運會籃球項目出現電玩遊戲才會出現的場景,T1聯盟台北台新戰神隊老將林宜輝代表台中市出戰,狂飆142分打破大會紀錄,不過代表金門縣的前SBL達欣隊球員羅鈺群也轟進136分,率金門縣以182:164擊敗台中市。
現年37歲的林宜輝今年休賽季瘦身有成,這次代表台中隊出征全運會,昨天與金門縣進行無關獎牌的5、6名排名賽,林宜輝射進46顆三分球狂砍142分,羅鈺群也回敬42顆三分球進帳136分。兩隊全場合計拿到346分以及林宜輝單場142分,都刷新大會紀錄。
據《指傳媒》報導,其實兩隊已經協議採取消極防守,避免球員受傷,因此讓比賽變成比電玩遊戲還扯的三分球大賽。
目前制度/規則好像沒有針對「消極防守」來規範
除非有明確「對價利益/簽賭」之類的證據
(如果說的不對請專業大大指正)
文化/道德方面:
此比賽沒有匠人/武士/運動精神
這反應我們的籃壇文化
短視/不重培訓/重現成/缺乏比拼精神
看看我們的籃球真實力離日、韓越來越遠
以前各派最強我們還能力拼…現在呢?
(尤其日本差2~3個檔次)
兩個隊讓兩個人練功取大數據
表面很猛
但裡子兩隊是「殺雞取卵」
真的為球隊想根本不能這樣:
1:比賽勝負無關痛癢怕主將受傷
(根本不是理由)
為什麼不派替補/年輕小將上來磨練打
(增加上場/經驗)
2:給兩個人無意義練功
機會不給別人
請問兩個人得那麼多分
對球隊/其他球員有什麼幫助
3:台灣媒體/籃壇不檢討就算了,還一起自嗨!
自嗨的背後其實是痛心
比賽還能這樣搞
4:並非說兩人不能得那麼多分
而是整場比賽兩隊的態度「其心可誅」
我們籃球縣市到職籃目前是
重外來明星
讓外來明星一直單幹,球隊圍配合他們
不管球隊培養
等球星一走還是爛隊
好的本土球星養成在「舒適圈」稱王
球隊真亂搞擺爛在除了規則方面制約
但還是有難度
根本還是文化/道德/精神/態度
想想看若這種行爲雖不能罰
但就會被檢討/被笑/被唾棄,誰還敢這樣
等於是
大學籃球留級生找規則漏空到國中比賽海虐國中
開始沾沾自喜結果被笑丟臉
(上至球隊下至球員以後誰還敢這樣搞)
我非怪得高分球員
而是整個籃球生態同意/鼓勵這樣
以上才是心寒的地方
另外我非常不認同有些朋友
尤其是某些不入流媒體
口口說愛台灣
其實都是過度自卑變成自大
不檢討/不重深根一直在瞎挺
鼓勵跟瞎挺不同
贏日、韓、中固然高興/鼓勵
但更要了解對方是派幾軍跟我們打
而不是自嗨過頭
(滿腦意識形態)
贏了嗨過頭
輸了只罵球員
其實球員會這樣是整個團體/制度/文化養成的
有關係/賣天賦/亂搞球員:
有錢、有名、有馬子、球隊幫造神
認真/肯拼/穩紮穩打球員:
只被當工具人、可有可無放牛吃草、還要背出包球員的鍋
試問此籃球文化我們的籃球會進步才有鬼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