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LEAGUE+中,又屬攻城獅的表現最好(行銷方面)以為今年會因魔獸Dwight Howard而影響觀看熱度但我自己是感覺觀看其他場次的參與度還是滿高的可能因魔獸效應,激起人民關注球賽的風氣只是覺得,為什麼P. LEAGUE+ 和 T1不合併就好(還有SBL)圈子也就這樣,一起把餅做大不好嗎?利益有大到可以分這麼多聯盟?
maxhlich wrote:P. LEAGUE+...(恕刪) 基本上 能當老大的話 誰要當老二這就是台灣人的本性試問 三個聯盟真的合併 那三個聯盟的原本的頭頭合併後 誰要當頭頭 發號司令 誰要退居幕後 當團隊人員這個問題提出 這就真的難了吧基本上 這三個聯盟 誰也不服誰除非就像之前的職棒 台灣大聯盟倒了 被中華聯盟合併 那才有可能現在三個聯盟還在互相拚市場講句實在話 台灣要發展 運動職業化 根本是天方夜譚以現在台灣現有的職業運動(職業棒球 職業籃球為例)不適合發展運動職業化的原因 提出小小的看法一. 市場太小 企業想做大 也很難(之前的 LA NEW很成功 但是 台灣市場真的太小 它撐了很久 最後還是不敵現實 賣給了樂天 )二. 運動員 實力普遍偏弱(實力好的球員 都在國外 增進自己的能力)三. 政府沒有一套系統規劃培植球員跟輔助企業(只會撿現成的 運動員有好表現時 就說是 台灣之光)四. 一堆沒用的協會 只會X錢 不做事 跟政府一樣(只會撿現成的 運動員有好表現時 就說是 台灣之光)五. 沒有誘因讓台灣的大企業投入(台塑 中油 台積電 等等)(現實面就是 投入 就是虧錢 畢竟職業運動就是一筆生意 生意人不做虧錢的生意)
魔獸上場前--改變了有NBA名人堂等級的人來台,所有人期待著魔獸有如帝王般壓倒性實力碾壓T1聯盟,一堆叫得出名字的NBA人員開始想加入T1魔獸上場後--沒有改變1.除了第一場逆轉讓人超級熱血,之後一直受傷休賽(比賽還都在客場,買主場票的傻眼)2.回到場上後也沒有像觀眾想的接管比賽(觀眾想看到的是像米丘那樣得71分,一人扳倒一整隊)3.原本想過來的NBA人員都沒聲音了,整個魔獸效應消失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