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屆瓊斯盃:女籃噴飯花絮TOP5歐洲女籃「罩」不住毫無懸念第一

網頁好讀:https://vocus.cc/article/62adf8dcfd8978000100ee2d

前言
在寫第一屆瓊斯盃女籃賽料時,看到不少會心一笑或荒謬的資料於是就將他們整理成〈女籃噴飯花絮Top5〉:「光線不足:觀眾聲控大喊『開燈!』」、「球迷亂吼亂噓→裁判怕怕」、「紀錄台:計時偷時的多元宇宙」、「恐嚇電話之不讓你睡」、「歐洲妞「罩」不住之現場坐立難安」蒐錄到紙箱的訂閱之中。
之後還會有篇公開文章〈第一屆瓊斯盃:女籃賽事精華〉介紹第一屆瓊斯盃女籃賽程與各賽事成績,以及精選賽事、事件。總之,希望越來越多人訂閱、分享紙箱,不只可以看到以前的賽事報導,也可以看到這些有趣、荒謬的籃球事。

工商自己
籃球紙箱致力於發掘台灣籃球的過往,期待台灣每一位籃球人對台灣籃球的歷史都能有所認識,對台灣籃球有著共同的歷史記憶。
紙箱FB:https://www.facebook.com/BasketballBox
紙箱IG:@jupateacher

不論您是按讚、分享都是對籃球紙箱的支持,讓紙箱每次考古、寫作都有個愉快的心情。當然!若支持紙箱考古台灣籃球過往,也可以用力按下訂閱,用鈔能力讓籃球紙箱考古起來更有動力。

Top 5 光線不足:觀眾聲控大喊「開燈!」
在閱讀第一次瓊斯盃的相關資料時,發現現場看球的球迷會抱怨比賽光線不足,但在下半場又特別亮的事。紙箱一開始還以為是比賽場地事什麼風雨球場,自然光照隨著時間有不同的亮度,但仔細想想發現比賽時間都是下午要晚上開始,而且中華體育館怎麼可能會是透光的風雨球場。於是再仔細翻了資料。
細看之後才發現原來是中華球場照明設備無法滿足觀眾需求,但因電視台有轉播需求才在現場增加照明,只是在沒有轉播的狀況下不會開啟。而在當時沒有體育台的年代,轉播並不會從比賽一開始就轉播,通常是下半場才開始轉播實況,所以才會有「下半場又特別亮」的問題。但好好的照明設備就在那,每當比賽光線不足時就會有現場觀眾大喊:「開燈!開燈!」說實在話,一個國際賽場館竟然會有這光線不足的狀況真是令人覺得無語啊!

Top 4 球迷亂吼亂噓→裁判怕怕
這幾天P+正在進行冠軍賽事,每當球場上有個不利於主場球隊的判決,現場球迷就會鼓譟、噓聲四起,電視機前面的我們也覺得習以為常,轉播的球評也認為這是理所當然的主場優勢。但在1977年第一屆瓊斯盃的年代,對於球迷噓裁判卻被視為一個負面的舉動。

觀眾的影響力很大,因為觀眾們的亂吼亂噓,往往對一些膽子較小、怕惹事的裁判會產生嚇阻作用,就不敢吹對主隊不力的判決,甚至偏袒主隊,而對客隊不利。

當時還有球評呼籲「觀眾們,要表現大國民的良好風度,不要作無謂的吼叫聲,替雙方加油,特別是國際性比賽,更應該多替客隊加油。」真不曉得身處70年代的老球評若有機會看看今天職籃的罰球現場干擾,裁判吹判後的無情噓聲,以及賽後PTT、臉書等各版面的球迷爭鋒會不會昏昏過去啊。

Top 3 紀錄台:計時偷時的多元宇宙
有到大一點場館打球、比賽的大概都有機會遇到場館左右兩邊的計時時間是不同步的,不過時間差也大該就一秒左右,像紙箱打球已經到「不求勝負,只求安全下庄」的年紀境界時,自然不在意這種小事。然而,堂堂國際賽中,台灣當時最好的體育館場─中華體育館,卻有比賽時間多元的問題。

中華體育館的四個計時紀錄,常有兩種不同顯示,偶而還會發生三種不同比數

同樣也是有比賽經驗的一定會碰到的問題,尤其是在校園盃賽、系際盃等一天有大量賽程的比賽中幾乎都會碰到的偷時間問題。暫停時間、中場休息時間裁判大概一個感覺就會Call大家上場繼續比賽了。但這樣的作法放在國際賽等級的賽事就十分的不妥,美國隊就曾為此與主辦單位籃協發生爭執,認為一分鐘的暫停時間必須是一分鐘,不能30秒就吹哨。只能說時間在高層級的籃球競技是分秒錙銖必較,一個場館有不同的時間在流動,這樣時間的多元宇宙在國際賽等級中發生也真是需要檢討改進啊!

Top 2 恐嚇電話之不讓你睡
這事是發生在7/25日晚上,當時華航隊教練王道循凌晨接到電話,電話一頭說道:「華航贏亞東太多,不夠意思。」以不友善的口氣約華航教練出來外面談談並表示「不出來,我們就衝進去。」王教練想要報警,但無奈當時沒有手機,室內電話一頭莫名其妙的恐嚇電話不掛,也就沒即時報警。
王教練真怕對方真的衝了進來,趕緊叫隊員起床,睡夢中被驚醒的球員,還找了鐵棍、掃把等道具防衛。此舉也驚動了華航宿舍的人,紛紛前來關切,並大夥糾眾去巷口找人,但半個人影都沒有‧‧‧‧‧‧一夜驚魂雖然什麼事情都沒發生,但球員一翻折騰後,隔天(7/26)與韓國交手,整個華航不在狀況內,最後以61比81分大筆分落敗。
事後,大家推測可能是球迷間打賭輸了不少錢,於是才打了電話過去跟王教練「溝通」「溝通」。只能說台灣球迷的衝動真是不可思議啊...

Top 1 歐洲妞「罩」不住之現場坐立難安
紙箱相信第一屆威廉瓊斯盃帶給台灣球迷最大的震撼絕非是國外女子籃球的實力,而是來自歐洲兩隊法國、丹麥的球場穿搭─「不穿罩」再搭配著她們球衣「特別講究健美曲線的顯露」。

我們觀眾看球不安穩的「毛病」出在丹麥、法國兩隊的球衣內,都沒有「束縛」,西方女子身材又都健美,球場上蹦跳投球之間,觀眾看得「驚慌」不已‧‧‧‧‧‧

你以為就只有這樣嗎?不還沒結束。

下了球場,她們習慣性的,豪不「避諱」的換下濕球衣的「行為」,也使觀眾「坐立不安」。

1977年第一節瓊斯盃女子籃球賽令人吃驚的標題


以紙箱這個現代人的眼光來看,前半段不穿胸罩還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之內,但後半段下了球場「習慣性的,豪不避諱地換下濕球衣」當時看到這段敘述真的以為是不是搞錯了什麼?若真的直接下了場拖上衣,就像我們看NBA球員會直接脫衣服那樣,在那1977年民風還沒這麼開放的年代,現場不只「坐立不安」,外國妹子+上空秀根本會是直接暴動啊!
對於歐洲兩隊法國、丹麥不穿胸罩的行為,球評還特別解釋是北歐的風氣使然。可惜沒有當時這照片(想當然有也不可能公開),也沒有其他對「習慣性的,豪不避諱地換下濕球衣」更加詳細敘述,無法得知真實狀況是否如此。

後語
文章最後只有一個希望,就是當年有去看過年第一屆瓊斯盃女籃賽事的,不論球迷、觀眾或是場邊工作人員都好,紙箱想要知道她們是不是真的「習慣性的,豪不避諱地換下濕球衣」啊!?
2022-06-20 14:55 發佈
有辦過國際賽事都看過

從賽場就一路脫衣到選手村

因為台灣太熱了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