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7日 06:34 盧品青
前國王教頭卡爾(George Karl)的新書《憤怒的喬治》還未上架就鬧得人人喊打,把他以前共事的夥伴幾乎都得罪光了,可以說已經達到了宣傳的效果。他在新書中還大爆NBA球員長期使用禁藥,雖未指名道姓,卻仍引起聯盟的不快。
聯盟老總席爾佛(Adam Silver)已經表示NBA沒有禁藥問題,在棒球界剛度過不堪回首的禁藥年代,「乾淨」「健康」是NBA多年來一直引以為傲的事。NBA也引進了人類生長激素的血液檢測,並設立第一次檢驗不合格禁賽20場、第二次45場、第三次終身禁賽的規定。確實也有少數球員被驗出,並且遭到處罰。
卡爾在書中指出:「聯盟現在仍有禁藥的問題,這比那些吸毒的蠢蛋更值得令人擔憂。
類固醇、人類生長激素,我肯定有人在施打。
為什麼有人年紀愈大,體格卻愈好?
為什麼他們的傷勢復原得這麼快?
為什麼他們季外要跑去德國?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禁藥永遠都比檢測技術進步,
所以自由車名將阿姆斯壯(Lance Armstrong)藥檢都能過關。
我們期盼由最強的運動員獲勝,而不是那些有錢能買得起先進禁藥的騙徒。」
前湖人球星布萊恩當年會定期前往德國進行膝蓋治療,
騎士隊詹姆斯多年來體能不見下滑,卡爾的敘述似乎就是在暗指著這兩位聯盟的看板球星。
但是在籃壇打滾數十年的卡爾,除了主觀臆測之外,他並沒有任何證據,這樣的指控也只是讓他招來更多的砲轟。
美媒《NBC》的分析文章指出,NBA球星愈來愈勁爆的體能,就如90年代棒球全壘打滿天飛一樣,球迷們讚嘆欣賞這些表現,卻沒有足夠的人去懷疑可能的弊端。一般認為禁藥對籃球員的效益很小,這個觀念也為席爾佛所支持,反而成為使用禁藥最好的掩護。正如棒球界當初認為只有打者會使用禁藥,結果投手也是一拉一大串。
以現況來說,卡爾和媒體都沒有像樣的證據,有些退休運動員也表示,體能的下滑幅度不能簡單推斷為使用禁藥。頂尖運動員大多是天賦異稟的人,事實是喬丹在50大壽還能演出雙手倒扣,大家也都等著看他60歲時再表演一次。至於卡爾的話有多少人相信?到時候就看他新書的銷量如何了。
(中時電子報)
球員好就懷疑吃藥................
吃藥投籃會變準?
不過..........
一些共產國家通過奧運藥檢的得金牌運動選手............
但是後來都證實有問題,像2個台灣選手受害補發金牌
KOBE一開始為了低位增重加強重量訓練,後期為了減少膝蓋負擔,減重增加速度等等
去德國很正常,醫療技術世界第一不是蓋的,老美還在那邊自以為?
這幾年哪有很多體能勁爆的選手,玻璃選手一堆,重訓不認真做,如果AI3活在這世代應該成就就低很多了(區域跟盯人差別)
明星選手去參加奧運之後發現歐陸選手的壯碩,讓他們不得不加強自己
事實上早就有很多質疑NBA當局的聲音了;看看ESPN Bill Simmons 有關禁藥的報導,George Karl 的說法並不是空穴來風。
KB, DW3, LBJ, DH12 都是被點名的巨星⋯⋯在美國體育社群中很多人是深信的確有禁藥問題只是NBA 不想揭發(為了保住球星與觀眾)只有小咖的 RL 或 OJM 被抓。
NBA 相對簡單的藥檢流程與篩選項目根本無法取信大眾、前主席David Stern 甚至說PED 對籃球員幫助不大這樣的消毒言論⋯⋯不過其實禁藥種類繁多,禁藥不全部是幫助提升體能;很多禁藥能讓傷痛恢復加速、有些則是幫助控制體重減重(對籃球員非常有用)
而停藥的副作用就是明顯走下坡伴隨更多的傷病⋯⋯⋯意指某退休球星
總之⋯⋯職棒大聯盟過去20年來禁藥風波不斷,NBA一點也沒事,繼續看下去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