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林來瘋開始,陸續寫了一些文章分析林能站穩NBA的眾多理由
林是一位用頭腦打球的非傳統控衛,在對位上有身材優勢,有速度有突破能力,並能有效製造犯規。
當時台灣許多媒體,球評,球迷在籃球觀念上仍停留在所謂體能至上的思維,所謂的體能所指為何?
在台灣球迷討論所謂的體能好壞,通常指的是爆發力及彈性,這部分確實是非裔球員的長項,但通常爆發力強並不代表續行持久力強,甚至是短項,所以在長跑等運動項目較少見非裔運動員
在現今籃球運動的領域,說白了就是對位上有身材優勢會大於體能優勢,不足者可用速度去彌補,這是永遠不變的道理
跳得再高不如長的高,加上有速度優勢更佳
亞裔球員並非無法在籃球運動生存,只要在身高及速度上能有優勢(這其實不容易),懂得用頭腦打球,尤其在現今籃球是可以生存甚至看好的,可惜台灣的許多籃球觀念仍然非常落後,停留套用以非裔球員的角度去評價所有球員的主流價值思維無法轉變
當然,台灣甚至對岸目前要在既有的體制培養像林書豪這樣的球員確實有難度,林書豪在台灣打球的話我相信從一號位甚至打到五號位都沒有問題,視不同的比賽強度而異
從有林來瘋即告訴大家,林可以成功也可以在NBA立足,缺的不是能力,而是整個仍是以非裔球員為主的職業運動能不能接受給林機會,甚至以他為中心,答案當然是不容易,但這都不應該是台灣有些媒體,球迷做為去酸林的理由
現在很多球迷開始討論林書豪的防守,似乎進步了,其實很早就點出林的防守從來都沒有不好,也不是現在才突然變好,只是他之前做了許多別人看不到或不想做的事,而站上罰球線也是其很重要的得分技巧,不是現在才有,在以前的文章都有跟大家討論過
那為何被犯規時在紐約的林來瘋有吹,後來變不怎麼吹,最近裁判又開始會吹了?
呵呵,這就讓球迷自己去想了~
這也是職業運動的現實,牌子不夠大,不夠受關注的裁判也懶得吹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