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對籃球有點興趣,大多在於投籃,不鬥牛
因為很多時候都是自己一個人玩,加上有傷所以就盡量不鬥牛了
看了許多關於投籃的文章
許多教練甚至球員建議投籃時手肘與球平行,手肘不可往外擴
觀察許多射手,手肘幾乎會微微往外擴,完全平行的話實在有點不符人體工學
例如該篇
連結至YOUTUBE
再看一下女籃,其實許多射手球是擺在耳朵旁邊
或許是力道較小的關係??
大家投籃時會盡量達到所謂的標準
還是依自己習慣的姿勢為主呢?
(例如手沒打直時, 就會需要運用手指或其他關節的力量去修正彈道,
因為多了其他的關節運作, 此時變數就增加許多)
通常若朝著較正確的姿勢為目標去學習投籃,
因為有所本, 當狀況不佳以至於姿勢跑掉時,
通常可以快速修正, 以提高投籃穩定度。
相對的, 若是只依自己舒服的姿勢去投, 當狀況不佳以至於姿勢跑掉時,
修正期通常會拉長, 甚至在修正期間會出現各種怪異的投籃姿勢, 投籃穩定度差很多。
舉例而言,
小時候學籃球的成長過程中, 沒人教, 投籃姿勢也是千奇百怪, 一變再變,
某些姿勢在某個期間會特別準, 但通常過一段時間後, 會發現同樣的姿勢卻變得很難投進,
當一開始決心修正時, 就沒完沒了, 因為不管怎麼修也再也找不回原來的姿勢了...
一直到決心修正為較正確的姿勢時, 這種狀況才變少,
又或者說當狀況出現時, 更能很快的自我要求以修正出手姿勢,
投籃穩定度增加了, 也再也不會出現千奇百怪的投籃姿勢...
這是個人經驗和淺見...不代表所有人都是如此。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