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

Jordan 的真實彈跳力


CP-9 wrote:
你引用文章都不仔細...(恕刪)


引用文章
???
這是你的理解??

CP-9 wrote:
我就只是陳述事實這些測體脂肪的準確度都不高,
就算是最好的誤差的還存在不小,
inbody 那種電阻式本來就是超不準的,
就是事實而已,
一開始就說了,
你在執著啥阿?
這就很基本懂的人就知道的事情,
你不知道,
我講了你就知道就好啦!
你在執著啥阿?
事實就是 Jordan 3% 就是狗屎屁,
不正確沒意義的數據你在執著啥?


真的很愛顧左右言他,拿二十五年前的文章來評論現在的技術,張飛打岳飛也不過如此,

以前的技術不敢講,但25年後的技術是絕對比25年前進步準確多,

就如你所說的,有基本健身常識的人都知道這機器準確性與誤差,

你為何覺得一個上健身房十幾年、體脂長年維持在10%以下的人會不知道這些東西?需要你來告知?

你會不會太高估了自己一點?你真覺得你比別人懂很多?

MJ是不是3%我不知道,你更不會知道,但機器測出數據就是如此,

你有本事就去網路把所有文章炮過一遍,好好發揚你的高尚的執著,

就像告訴吸菸者會致癌一樣,大家都知道,但大家都還是抽,你憑甚麼叫人不抽?

這機器再怎麼不準確,大家還是用,還是用這數據做參考評斷,你管得著啊?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CA91007 wrote:
真的很愛顧左右言他,拿二十五年前的文章來評論現在的技術,張飛打岳飛也不過如此,
以前的技術不敢講,但25年後的技術是絕對比25年前進步準確多,


你自己去研究一下這些技術啦,
inbody 出了名的哈哈鏡,
這稍微有研究的人都知道的.

還進步呢..
你的相關知識就 25 年都沒進步過.

CA91007 wrote:
你為何覺得一個上健身房十幾年、體脂長年維持在10%以下的人會不知道這些東西?需要你來告知?

你會不會太高估了自己一點?你真覺得你比別人懂很多?


的確是比你懂阿,
所以根本不會拿 MJ 3% 這種根本就狗屎屁的東西出來講下面這篇沒根據的論點.

CA91007 wrote:
很多人都著重在MJ的彈跳力,滯空能力,美感等,

但其實這一切都源於一個重點,那就是MJ有出眾的體脂肪率,據說是3%

而這代表他可以靈活運用身上每一寸肌肉不被肥肉拖累外,


我也不想一直講 3% 3%,
因為重點是這個稍微有相關知識就知道根本不正確, 狗屎屁的數字,
都不是我提出來說嘴的,

cocomose wrote:
引用文章???這是...(恕刪)


喔, 有錯你就講啊.
25 年科技是有進步啊,
像測體脂肪已經普遍的就多了一個 DXA,
雖然你去瞭解還是會知道它還是有相當程度的不准,
但是至少已經是公認最準確的了,
你想多了解,
官方網站還有更詳細的比較.

https://www.bodyspec.com/blog/post/comparing_body_fat_testing_methods

至於這最準的有多準?
喝滿一加侖的水,
你就可以減少 1% 體脂肪喔,
超準的你說對吧!
尤其是拿來側那些 6-6, 7 尺之類的 nba 球員.
https://www.bodyspec.com/blog/post/will_drinking_water_affect_my_scan

這邊還有一個人當天親自測五種布農體脂肪測驗的結果比較.
https://www.bodyspec.com/blog/post/the_big_fat_experiment
dxa 測出來 27%
water dumk (喬丹用的那個) 19.8%
挖靠, 差了 7%.
測電阻的 24.6%
對阿, 25 年的進步啊,
沒有一個測試是真的直接測量體脂肪的喔!

當然我早在三年前就已經去親自測過 DXA 了,
也還是 mobile01 第一個拿出來分享的.
https://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697&t=4544201


25 年了, 你好歹多了解一下相關科技的誤差有多大先吧.......
人家有進步, 但你沒進步啊!

CP-9 wrote:
25 年科技是有進步...(恕刪)


只想講一句,我們就是用哈哈鏡測體脂測得好開心你怎樣?

有本事發明一台比這準確又大家都會用的機器再來這笑大家都不懂!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跳的高不是頂重要
滯空能力也不是頂重要
我講一句實在話
球投的進才是最重要

CA91007 wrote:
只想講一句,我們就...(恕刪)


從來就沒說過你不可以測阿,
我只是看到有人講狗屎屁,
所以講出正確的相關知識而已.


CA91007 wrote:
很多人都著重在MJ的彈跳力,滯空能力,美感等,

但其實這一切都源於一個重點,那就是MJ有出眾的體脂肪率,據說是3%

而這代表他可以靈活運用身上每一寸肌肉不被肥肉拖累外,


有本事買一台 inbody 在家每小時哈一次都行阿.

CP-9 wrote:
從來就沒說過你不可以測阿,
我只是看到有人講狗屎屁,
所以講出正確的相關知識而已.
有本事買一台 inbody 在家每小時哈一次都行阿.


正確的相關知識輪不到你來告訴大家,你太自以為了,

等你發明最正確的機器我就買,給你捧場,你趕快發明!

沒辦法發明就跟大家一樣用哈哈鏡OK?!!
E見鍾情,獨E無二,The Best or Nothing, Only Mercedes-Benz!

CP-9 wrote:
喔, 有錯你就講啊...(恕刪)


引用別的論壇討論
是說NBA用的體脂率報出來就是這樣
每年選秀量測,3~5%,真的很常見
Draymond Green的體態,他前兩年放上的影片,他也是有量到9%
健人用的體脂率有很明顯落差(健人是台灣一位健身youtuber在用的,我覺得很可愛,在這裡拿來用,沒有任何貶抑)
那大家各用各的,其實沒差

基本上NBA的量測也是OK的
一個好的量測只要穩定,不要出現階級混亂的狀況就好了
階級混亂的意義是出現5%的人比8%的人腫
反正NBA只用來了解選手狀況
選手也用來調整自己
NBA開心用就好

那這裡是籃球版
大家開心引用NBA的數據
也是剛好而已



這裡聊一下DXA好了
檢測骨頭密度是有認證的
基本上X-ray對軟組織的分辨跟檢查是脆弱的
對體內組織現行還有更好的設備
例如超音波.MRI.PET

  • 9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9)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