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還以一個亞洲人身份,打了七年NBA
雖然換了不少球隊,也有很多人質欵他的能力
但在全世界最多體能怪物的NBA
還能拿到幾次大合約,也證實林書豪
有這個能力在NBA混口飯吃
如果以版主列出的三個人
以及先不論國籍,看血統
可以用二個方向來看
1.單純以個人身體條件及天份來看
陳信安>林書豪=林志傑
這個可能有人看到很不爽,陳信安憑什麼
這也懶得解釋,只能說
年紀要夠大,而且還要從中華職籃時代到現在SBL
始終如一支持且注意台灣籃球進展的人
就能知道,當時陳信安在HBL就有安排進美國訓練的構想
但就種種原因,限制住他,並非陳信安不想,而是台灣限制住他
這情況田疊也是一樣,並非田疊懶,而是台灣限制住了他
而林志傑,不是說他沒有這種天份,但以整體條件來看
林志傑與陳信安擺在一起,身高及體能真的無法比較
但私心認為,林志傑與林書豪是不相上下
所以林志傑假如與林書豪同條件下,也是有在NBA打混的條件
2.以成長幅度及成就來看
林書豪>林志傑>陳信安
這裡私心為陳信安抱怨,陳信安第一次從NBA訓練營回到台灣打SBL
真心覺得,陳信安像大人打小孩一樣,SBL沒有一個人守得住
應該說,就算擺了2個人同時守,也不一定守得住
但偏偏就在那一季的冠軍賽最後一場,拉傷了膝蓋
從此就影響了陳信安後面的發展
但先不論陳信安如何悲情
當時的林志傑的巨星架勢也慢慢成形
打球技巧,隨著年紀及經驗也大幅的成長
如果說陳信安有的是天份及資質,那林志傑有的就是後天的努力,及天才般的籃球智慧+態度
但林書豪畢竟是在NBA,而且還打出名堂
就算林志傑在CBA以一名台灣球員打出明星級的成績
但CBA與NBA還是有差別,只能說林書豪成長的出發點就勝過所有台灣球員
說真的台灣的黃金世代很可惜,很多有天份有資質的球員
受限當時籃協白痴的鎖國政策,無法在年輕時到國外得到更好的訓練
所以為何我對陳信安評價很高,至少他為台灣籃球開創一個新的道路
要知道當時的籃協的白痴們,做了多少不利於陳信安的事
但陳信安只為了追求夢想,就做他認為應該要做的事
這給了後面的林志傑,田疊,甚至很多後輩
打開了走出台灣的大門
光這點,就值得佩服
但林志傑也對台灣籃球做出很多貢獻
在我心中,這二個人在台灣的地位,是平起平坐的
至於林書豪,假如他願意來打一次中華隊
可能評價會更高,但應該是不可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