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

生在不同年代,卻有瑜亮情結~摳比 VS 喬登,生涯關鍵美技大比拼,您的選擇是?

第一早已確定了
其它的人只能爭二.三名
但kobe 是最接近 jordan 的人
DaV豆腐 wrote:
人跟神怎麼比呢?

給後世人們的影響力及精神就不同了

看看兩個第四節的穩定性就知道有差

到現在還有人在討論誰是MJ接班人!KOBE呢?



有一點, KOBE 這輩子都做不到.

那就是只要是 Jordan 前往客場比賽. 全聯盟至少有四分之一的 "客場"...

已經被視為是 "Jordan" 的主場. 光是這種非主場球迷的受歡迎人氣.

請問自 Jordan 退休之後, 有哪位球星, 有過超過五隊的 "客場" 球迷.

是與主場一樣的支持度~?



好吧. 就拿 麥迪遜花園廣場 - 尼克主場來說好了. 就算不談 Jordan 在客場受歡的人氣.

換位球星來舉例好了... 相信不少人都認識 Reggie Miller 吧.



我相信在這裡有老尼克迷的話, 第一個聯想到的事情 : 美國時間 1995年5月7日 發生的事.

還有自此之後, 史派克. 李 這一號人物.

雖然表面上 溜馬 與 尼克 的宿敵指數. 已經到了國仇家恨的地步.

雖然 Reggie Miller 也是其中一位 名人堂的 "無冕球星" ...

但是看看人家在退休的那一年裡. 所到之處的客場受歡迎的程度與人氣指數.

並沒有輸給 Jordan 太多.




說到這裡. 我不禁想反問... 有誰敢說. KOBE 能有這種本事. 到任何一隊客場.

都能有這樣的人氣. 與尊敬. 有的時候這種後歡迎的程度.

已經不是那種 拿幾座冠軍 可以取代的歷史地位.




以現在還在打季後賽的現役球星來說. 可能有此成就的.

我現在能夠想到的只有一個人. 那就是 馬刺隊 Tim Duncan.

雖然馬刺隊. 並不是一個在臺灣非常高人氣的球隊.

但是以 Tim Duncan 的歷史定位. 以及他這些年來所帶給許多球迷的回憶.

絕對不是 KOBE 這輩子能夠做得到的.



球打的好. 有本事拿到冠軍. 但是所到之處的客場. 完全不受歡迎.

這種只能是 "招牌性質" 的球星. 只要錢夠多. 都是可以被 "商業塑造" 出來的.

但是高EQ 與 高人氣 還有運動家的精神. 對不起. 這些特質. 我在 KOBE 身上完全看不到.






我, 過去並不是公牛迷. 但是,我討厭KOBE.

我不是現在支持馬刺的球迷. 但是很開心今年季後賽 "沒看到湖人隊" ~!



球德洛 wrote:
生在不同年代,卻有瑜...(恕刪)




所以. 我覺的球大開這棟樓的目的. 老實說... 討論最後的結果已經乎之欲出了.

以 Jordan 與 KOBE 來比較. 我只是覺的. 這是風. 馬. 牛 不相關的事.

為什麼我會這麼說喔... 因為...

論成就. 論個人特質. 論個人在球場上的EQ. 論運動家精神. 論非主場球迷支持度. 這五點.

KOBE 他... 沒有一項特質, 能夠 "接近" ... 對於 Jordan 的 球員生涯 "個人" 成就來說...

KOBE 這輩子都不可能辦得到. 哪怕是其中一項.

都不可能有機會取代 Jordan 上述任何一項個人成就.
ぼく の じんせい は なにも アップル しょぅひん が ひつよない
喬丹是神這點是無法否認的 不論是身材還是身體素質等等以黑人來說都是一等一的.....

但以柯比來說他的彈性跟身體素質以黑人來說並沒有比較突出

說柯比是凡人也很貼切 但他用凡人的素質要做到接近神的地位卻更值得尊敬

柯比不單是進攻招式引人注目 他防守跟贏球的意志才是讓人感到畏懼


別忘了神也說過跟任何人單挑他都會贏 唯有柯比他可能沒有把握 因為他有神的一切攻擊招式...



摔車才知道自己技術不好 換車才知道自己銀兩不夠...
我6年級的也夠老了,
你看過的球賽我基本上也看過~

反正喬丹的年代就是比較早,
成就就是擺在那邊,
地位也是無可動搖,
所以怎樣分析KOBE的能力跟球技不在他之下看來也是白費力氣~

既然有影片、圖片,加上數據(體脂約莫10上下甚至不到),
說喬丹瘦乾巴有不對嗎?
因為他是神所以不可以這樣說?

話當年啊話當年~
以前中鋒多高大低位單打能力多好多會搧火鍋,現在反而會因為速度太慢反而會被當成累贅,然後負責守的人用當年沒有的遠距投籃投到進退失據~
歐尼爾這種貨色,事實上50年來就這一個罷了...
人類身高越來越高,NBA球員要找7呎2.3.4的難嗎?為何主流內線維持在6呎10~7呎?因為籃球已經演化了,可惜你更喜歡當年的節奏...

你可以說你比較喜歡當年的球賽內容,
我覺得那是它曾帶給你的感動,
但現今籃球水準不如當年?
那我想大部分的專家不會同意,
每個運動都不斷地在進化,
籃球無法例外...
我也六年級生,但我不覺得籃球有進步,反而退步超多的,真的有打過籃球跟從90年代看到目前,

真的搖搖頭,大歐50年才出來一個,但一堆名人堂中鋒,我就不舉了,現在的得分後衛切進去,

只有被掌火鍋的份
查爾斯爵士 wrote:
我6年級的也夠老了,...(恕刪)

培因 wrote:
有一點, KOBE ...(恕刪)

有啊~~個人成就...正規時間內81分的得分

Kobe唯一領先MJ的數據!
查爾斯爵士 wrote:
既然有影片、圖片,加上數據(體脂約莫10上下甚至不到),
說喬丹瘦乾巴有不對嗎?
因為他是神所以不可以這樣說?

好笑!

MJ的厚度跟現在的Kobe其實差不了多少(甚至更低的體脂肪但體重更重)...什麼乾巴...無言!

連數據資料都懶得找...還如此理直氣壯??(加油好嗎?)

MJ-198cm 216磅 MJ維基

Kobe-198cm 205磅 Kobe維基

什麼運動都在進化嗎??

偏偏籃球我不覺得是在進化...我認為只是風格不同而已

籃球是很講肌肉均衡度的運動~太壯會喪失速度~太瘦(沒鍛鍊)則是沒有對抗性

不像美式足球或棒球可以往極端去訓練還能在那個領域表現出色!

我認為籃球到了90年代就差不多底定了!

一直到現在只是打球風格的不同...

然後訓練方式更科學不容易受傷 在更短的時間能得到相同的成果罷了~

科學方法是有效率~但卻無法推翻土法煉鋼的效用

或許你比較喜歡現在的風格~~但那不叫進步...而只是打法的變化而已!
我從1990年就開始看NBA了,
和我相同年紀左右或比我年長一些的人們,
說到"籃球之神"這四個中文字,都知道接來下的英文名字是Michael Jordan

所以…真不要再拿"人"跟"神"比了。
如果年輕的小朋友想找現在、以後的球星和神比較之前,
請現在、以後的球星先拿到以下的獎項及成就,再來比好嗎?

1. NBA Rookie of the Year (1985)
2. NBA All-Rookie First Team (1985)
3. NBA Defensive Player of the Year (1988)
4. NCAA Champioin x 1 (1982)
5. Olympic Gold x 2 (1984,1992)
6. NBA Slam Dunk Contest champion x 2 (1987–1988)
7. NBA steals champion x 3 (1988, 1990, 1993)
8. NBA All-Star Game MVP (1988, 1996, 1998)
9. NBA Most Valuable Player x 5 (1988, 1991–1992, 1996, 1998)
10. NBA champion x 6 (1991–1993, 1996–1998)
11. NBA Finals MVP x 6 (1991–1993, 1996–1998)
12. NBA All-Defensive First Team x 9 (1988–1993, 1996–1998)
13. NBA scoring champion x 10 (1987–1993, 1996–1998)
14. All-NBA First Team x 10 (1987–1993, 1996–1998)
15. NBA All-Star x 14 (1985–1993, 1996–1998, 2002–2003)
16. 30000 points 只用了960場比賽。 (目前仍是NBA第二快到達30000分的球員)
17. 球隊72勝10負的戰績 (1996)

等到...第二位能拿到上述獎項及成就的NBA球星,再來作比較的方法,
相信是非常公平、公正且客觀的做法,免得又被講成"貴古賤今"。

以下的影片連結是獻給沒看過1990~1999 NBA的網友們:

http://www.youtube.com/watch?v=8sLAbHud8bQ (The legend of the greast)

http://www.youtube.com/watch?v=UVBgfCoVHSU (MJ 1991 NBA Final Great Perform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PL1YhC8e8IY (MJ 1992 NBA Final Great Perform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ibuSDuKAIFw (MJ 1993 NBA Final Great Perform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xD3P0POH3Q (MJ 1996 NBA Final Great Perform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KNeB6SLri8Q (MJ 1997 NBA Final Great Performance)

http://www.youtube.com/watch?v=L95R3p7CMCk (MJ 1998 NBA Final Great Performance)
Cloud Jordan
以長像而言 MJ 完封勝
Kobe 是MJ退休後 唯一比較接近的人
人還是沒辦法跟神比
好幸運有經歷過MJ神的表現

查爾斯爵士 wrote:
以前中鋒多高大低位單打能力多好多會搧火鍋,現在反而會因為速度太慢反而會被當成累贅,然後負責守的人用當年沒有的遠距投籃投到進退失據~
歐尼爾這種貨色,事實上50年來就這一個罷了...
人類身高越來越高,NBA球員要找7呎2.3.4的難嗎?為何主流內線維持在6呎10~7呎?因為籃球已經演化了,可惜你更喜歡當年的節奏...
你可以說你比較喜歡當年的球賽內容,
我覺得那是它曾帶給你的感動,
但現今籃球水準不如當年?
那我想大部分的專家不會同意,
每個運動都不斷地在進化,
籃球無法例外...


這些言論,
早在上一次世界杯籃賽被證明是天大的錯誤,
還記得夢幻隊一堆所謂現在的偉大的進化的球員嗎?

被各國國家隊打得非常艱辛,
西班牙隊的GASOL殺翻禁區,
差點終結夢幻隊.

請問GASOL是歷史上中鋒哪一種等級?

又快又高又壯又準的內線球員,
90年代很多的,

籃球並非演化到進步了,
而是內線的能力一直下滑,
只好外求後場的發揮而已.

沒看到現在一堆球員都尋求喬丹與美夢的訓練方式與成果嗎?
喬丹與美夢早就退休很久了.
  • 1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2)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