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亞洲盃過了,瓊斯盃來了,台灣籃運的問題倒底在哪裡?

再怎麼樣也不會是亞洲人

sundorys wrote:
再怎麼樣也不會是亞洲...(恕刪)


亞洲人比較差嗎?

fancyfree wrote:
剛結束的亞洲盃,小將...(恕刪)



如果NBA辦了籃球世界盃,亞洲球隊有幾個能進32強?

籃球這運動亞洲球隊很難再世界發光發熱。

lowmm wrote:
亞洲人比較差嗎?...(恕刪)


如果NBA辦了世界盃,你認為哪國可以進入32強?籃球不只吃深高更吃素質,亞洲球隊條件本來就是無法每個其全.
Mask1491 wrote:
如果NBA辦了世界盃,你認為哪國可以進入32強?(恕刪)


NBA辦世界盃??(謎聲:不是都FIBA舉行的嗎)~
幫你看了一下
以目前所知2013男籃世界排名(官網沒看到2014)
亞洲方面中國12,伊朗排在第20,黎巴嫩29,約旦30,
韓國31,菲律賓34,日本35,台灣在第44
要擠進32強很難嗎

我認為亞洲4強都可以~可是問題不只是NBA辦了世界盃沒
還有目前的運動賽事都是以洲強弱分席位
2014的世界盃賽事將由24支隊伍參賽~亞洲為去年亞錦賽前3名(3席)
美洲配額原為5(美國奪得2012年奧運金牌自動取得參賽資格,所以美洲的參賽配額變為4)
歐洲為6
Mask1491 wrote:
籃球不只吃深高更吃素質,亞洲球隊條件本來就是無法每個其全.(恕刪)

那你認為NBA最強嗎??哪邊的素質你認為最好呢
從1950年辦到現在美國才拿4塊雞排(金牌)
沒記錯夢6.7都吃鱉了
菲律賓也拿過1次銅牌???
與其專研深高.素質這些問題
不如檢討籃球環境和教育.教練??
嗯嗯...以區來分

席位配額

我想歐洲和美洲區.....前八強隊伍在亞洲都有奪冠實力XD
Show me the money! 朝著夢想一步一步向前~

Seventwl wrote:
+1陳信安真的是個先...(恕刪)


陳信安 -1
我覺得陳信安是半調子的球員,
因為我對他期望很深, 但讓我失望了,
因為他沒把外線這基本功練好,
以致國際賽的攻擊武器受限,
真是很可惜

瑪爾Gy wrote:
高中197可以籃下殺...(恕刪)


沒錯! 我很認同,
我身高183, 開始接觸時都被朋友叫去打中鋒,
但我當時堅持練後衛的動作,
過一年後開始有起色, 運球穩後, 可打後衛至前鋒, 反而贏過同期很多人,
就算切入時切不進去, 撞進去都比對手有利,
但之後遇到身高比我高的雖然也是吃鱉,
不過最少還有外線跟切入可以運用, 不用等著被宰
rock45 wrote:
陳信安 -1我覺得陳...(恕刪)


沒辦法 他國中都是打手球
他的手腕的習慣動作一直是手球扣球的動作
一直打到生涯後期才慢慢愈來愈改善,但也只是改善而已,那種感覺一直抓不太到。身體素質再怎麼好都不相關。
這就是為什麼最好從小就開始玩,不然就不要太早定型。人所能學習的動作有固定的量,到了一定程度就無法再學習新的動作。在學習階段,宛如白紙的小孩的神經跟肌肉會循著學習的方向發展,這方面的神經就會比較敏銳。神經迴路一旦定型,往後就很難改變。所以在生長及學習階段,應該多學習各種基本動作,即便是打中鋒,也要多方面的學習各種技巧,後衛也一樣,多去嚐試,不要固定只練幾種動作而已。習慣了的動作甚至終其一生都不會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每個籃球員(人)都有特定的姿勢跟擅長的習慣動作以及轉型為何這麼困難的原因。歐尼爾的習慣動作是小勾投,他小勾投投得像天才,但只要限制他不能用小勾投,必須像一般正常的出手投籃,他馬上就變成手感極差的蠢大個。

防守重要的一環 就是觀察對方擅長、習慣的動作。其實看過、打過幾輪,就大概可以知道這名球員擅長的動作是那些,你就能夠預判他大抵會是什麼樣的動作、在什麼時候出手,強迫他以不習慣的方式出手、干擾使其出手動作變形,就能大幅降低他的命中率。這是一個聰明、有經驗的防守者的基本功夫。搞不清楚對方的習慣動作,事倍功半。

進攻上 任何優秀的球員都會觀察、預判對方的防守並且有很多的假動作。每個防守者的速度、高度、彈跳力都有一定的程度,對防守者的速度跟封蓋能力有概念,就能在他蓋不到的時候投籃。

一名球員的招式,應該要能互補,比如你右邊勾投非常厲害,最好能練往左邊大幅度的轉身或從一另邊左手投籃。同理 切入很厲害的球員,必須練一個假切真跳投;而跳投很厲害的球員,也必須練假投真切。中鋒往右(左)擠,當對方重心往右,忽然往左(右)轉身也是基本動作。

棒球也是一樣,為什麼會改個動作就完全抓不到感覺。要一個已經定型的投手,從側投改正投或從正投改側投都是近乎不可能的。能夠棄投從打(棄打從投)這類的,都是從小練過打擊(投球)的,因此對打擊(投球)有一些根深蒂固的感覺,並非是半路出家。
賣龜弟跑去打捧球,他小時候肯定玩過棒球,喬登也一樣,所以有一些球感。很多人以為喬登跟賣龜弟身體素質那麼好,打棒球應該也能打得好。其實不然,打籃球那麼久,多數的動作都已經習慣籃球的動作,而棒球的動作是相當不同的。別說什麼,投手要多練一種新球路都很困難。
因此他可能抓不到棒球的細微感覺。聽說他控球控不好 很正常,控得好才奇葩。

因此,推測一位投手要能投出多種變化球,也必須從小就學習過才能投得比較好。如果從小只投直球,一直到長大才開始學變化球,那應該是很難學得好,也許有幾種球因為跟擅長的習慣動作相符,所以可以投得好,但是相差太多的,就很難投得好。

所以如果要培養小孩某方面的運動天份,從小就要有所涉獵,姿勢要正確,多方面學習該項運動所需要的各種動作跟技巧,甚至包括體能,並且一開始就是以最高水準教導,避免錯誤的姿勢。每項運動所需的體能特性不盡相同。若小時候就習慣需爆發力的運動,那長大爆發力就會發展得比較好,一旦定型也很難改變。

要發展籃球或足球,也是必須從很小就開始。學校裏的體育從小就可以讓他們玩,有興趣或有天份的,未來往這方面發展的基礎就會比較好。多數的足球巨星,都是從很小就開始踢足球的。美國運動風氣盛,很多小孩從小就玩籃球、玩棒球、玩美式足球。
台灣的棒球,從少棒就開始訓練,這是很關鍵的。其實台灣的棒球主要才那幾個學校,投入的人口其實很少。
我誰呀,我瑪爾Gy耶!
台灣面對長人隊伍 攻勢只有投3分

準就贏 不準就被狂電

不過這兩年有戴維斯 打得還不錯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