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外的是輸給只來了一半的KBL冠軍隊伍
沒來台灣更強的球員跑去國家隊了...
韓國的籃球水準跟台灣已經不在同一級別上了
很現實的 更大的市場才能吸引更好的球員
就說本次韓國隊的洋將月薪是4萬美金
KBL的洋將平均新月薪至少也是3萬美金起跳
有好的外籍球員刺激之下 韓國本土球員整體水準也跟著提升了
這是種良性競爭 因為市場夠大 出得起這種接近NBA最低薪資的薪水(一年約50-60萬美金)...
所以美國有志挑戰NBA失利的大學畢業生會願意先到KBL打球
打出成績後再回美國發展聯盟挑戰NBA
反觀SBL為半職業聯賽 薪水根本不成比例
近年規畫的戴維斯很好用 一開始月薪也只給1萬美金
聽說現在籃協看待維斯超好用 所以加些津貼給他 月薪有2-3萬美金了
我覺得輸球最重要的就是球員對自我要求的程度在哪?
罰球是可以練的 防守也是可以練的
更別說體能的要求!韓國隊8人打9天的比賽!昨晚只用了6人!就打得中華隊氣喘吁吁
昨晚的罰球就不用多提了
防守?跟白隊比起來 哪一隊的防守比較好 相信大家一目了然
白隊欠缺的只是經驗 很期待幾年後 白隊球員的發展
更希望他們別受到髮膠聯盟的影響 忘了這次瓊斯杯的拼勁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