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打籃球造成 右膝前十字韌帶斷裂...只不過自己轉身準備切入那個瞬間,就啪啪啪,腿軟跪在地上了但說也奇怪,5個月之後可以開始正常走路,(無開刀)受傷腳的初期膝蓋彎曲程度頗低,幾乎不能蹲下目前已經過了兩年,還沒有去開刀!醫生說如果不影響生活機能,不一定要開刀(看了5位專科醫生,4位說開刀,剩下那位這麼說的)正常活動跑步都ok,只是不會再重返球場了年紀大了,籃球真的不適合
經驗之談我左前十字都斷過因為踢足球半年後復原了但朋友知道我重傷過不敢碰我我自己更有超大的心理壓力一來怕再受傷那很痛苦二來手術後的復康運動實在會太影響工作畢竟那次斷是剛念大學,時間有彈性現在工作公司應該不大可能容許我再經常不在剛位上想一想過去八年,生活沒有重大影響一年前開始慢跑亦完成了兩次全馬我想跑步將會是我以後的運動,畢竟是自己在跑可控制受傷可降至最低!
我想到底要用自體韌帶或人工韌帶, 應該是目前骨科的一個爭論點,10個醫生, 可能會有十種講法.贊成自體韌帶者,說自己的韌帶會復原的較好,比較長得回來,將來比較不會鬆弛,比較不用做第二次, 或第三次, 因為人工韌帶大約使用10~15年就會疲乏,人工化學的東西是有使用壽命的.贊成人工韌帶者, 說剪一節大腿後面的髕骨韌帶來接在膝蓋是挖東牆補西牆, 本末倒置.端看您相信哪一位醫師,還有就是醫院的商業氣息有多重!!!因為很多骨科材料或人工韌帶是要自己付錢的,健保不給付, 十萬八萬跑不掉. 而現在的醫療院所又都商業氣息很重,是商人跟病人的關係,不是醫生跟病人的關係. 我同學當骨科醫生, 就是常"不建議"病人用自費材料, 被他們科主任罵得臭頭, 後來從大醫院走人.其實修補十字韌帶在骨科是小手術,也都已經微創化, 傷口超小, 但很多網友修補完後不滿意或失敗, 我想跟太早下床或術後復健有很大的關係.我本身是右前十字韌帶撕裂鬆弛,沒有全斷,看了四個醫生,所有醫生都說若無劇烈運動需求則不用手術,已經七年了, 現在45歲, 運動就是騎車跟健走, 我不敢跑步 even 是慢跑jogging, 更不用說籃球或半馬或全馬.生活沒有甚麼不便. 但醫生有說一般經驗而言, 若韌帶受傷不修補, 則軟骨及半月板會磨損較快,大約在15~20年間會損壞, 也就是要換人工關節了! 若是勞力工作量大者(搬家工, 泥水工....), 可能會更快磨耗.
自體移植....人工韌帶.....移植他人(共有這3種)版大應該是自體移植....沒錯吧但你的自體移植部份是用哪邊的不同的地方會有不同的復原時間所以你要問醫生才會知道像我是帶骨的韌帶復原的時間比較短一個月我就去小跑步+打網球(跟牆打)三個月就去打籃球了
大壞蛋南瓜 wrote:自體移植....人工...(恕刪) 自體移植分兩種像你用的就是髕骨韌帶兩端帶骨頭癒合很快另外一種就是取後腿肌腱人工韌帶很少醫生建議做記得沒錯要打鋼釘曾有人分享說他斷掉結果整個關節腔裡面都是纖維...移植他人通常就是往生者有人移植過復原也是很快
看到這麼多前輩的分享 決定也來分享一下小弟今年20歲 去年5月打籃球弄斷了右腳的前十字韌帶今年1月才開刀重建開刀完第2天就其實就可以下床走路了知識不足的我甚至還沒拿柺杖(後來被醫生嚴重警告)大約2個禮拜後才真正棄拐杖,那時已經拆線了所以也不用回去開刀醫院回診這裡來個題外話:我覺得這樣的制度真的很不好開刀醫生跟復健醫生的資訊感覺很不對稱拆完線之後開刀醫生就沒他的事,然後要去做復健卻又感覺復健師不清楚整個術後的狀況於是就到家裡附近的復健整所就診,那天我去掛號看醫生也自作主張的拿到角度固定的護具結果就是又被醫生挖苦了一番,最後還是要求我「至少」護具要穿2個月過兩天就是兩個月了 應該可以拿掉了說實在的,到現在如果要我沒穿護具出門心理上還會怕!接下來就是介紹一些復健的療程了去診所時,一定事先電療加熱敷接著那邊的復健師會幫我做一些拉筋伸展的動作(很多都很痛)再來他會給我沙包要我踢一些動作說是增加四頭肌的力量最近還加了踩腳踏車(飛輪),最後冰敷因為開學了所以沒辦法每天去診所,於是在家就會偷懶(原因有幾:1. 其實踢沙包的的方式讓我覺得很沒有效率2. 踢沙包讓我感覺很容易沒訓練到目標肌群(自己本身有在健身))但是外宿的地方有14樓所以常常就以「爬」樓梯當作復健項目其實現在我很想直接做深蹲來鍛鍊我現在都有氧運動也是靠游泳來進行(斷過一次怕死了雖然開完刀已經出現過幾次不怕死的無心行為)這幾次上游泳課老師有幾個拉筋的動作都讓我感到不適而且好死不死這次的游泳課程老師教的是復健師說先不要進行的蛙式只是不想顯得與眾不同也都還是跟著做(雖然都有靠其他地方幫忙支撐)但看完上面前輩的分享我想我還是不要勉強因為開完刀的第一個晚上真的讓我生不如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