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中共國世界杯慘輸,拿台灣代表隊出氣?!

其實這件事情很簡單啦,
為了配合某人程度差,我用簡單三句話講完

1、2023年U16,東亞區只有3個參賽名額,只有分區前三名能參賽,中華隊第四名,拿不到參賽資格

2、心有不甘的中華籃協跑去跟東亞籃協喬,想要走後門:又是討名額、又是要求要改參賽規則

3、東亞籃協一頭霧水,跟中華籃協說:「我只能照規章辦事,做不了主;你要特權的話,去跟我的頂頭上司亞洲籃協討看看」

討不到特權的中華籃協自覺丟臉,原本低調不想聲張,沒想到被民眾發現後,惱羞成怒,只好透過國內媒體扯謊,謊稱自己被打壓;然後有一大群白癡連FIBA規則都沒看,就忙著幫籃協讚聲,幫著中華籃協一起在國際上丟臉!
Jason kid

有時候現實就是如此讓人崩潰啊,呵呵;基本上啦,如果東亞籃協正式發聲明,某人會繼續崩潰,然後拒絕承認一切都是籃協扯謊造成的

2023-09-08 22:09
yuanchih
yuanchih 樓主

[笑到噴淚][笑到噴淚][笑到噴淚]

2023-09-08 23:26
經過這幾天的簡單介紹及釐清

相信大家都能夠透過賽事規章及歷史參賽紀錄,輕易看穿籃協及台媒拙劣的謊言了
至於某些堅持裝睡到死的,那就不予理會了
今天我們繼續探究一下「東亞籃球協會(EABA)」是甚麼組織

根據FIBA的組織架構章程文件介紹

FIBA是負責制定賽事辦法、組織管理、仲裁、比賽規則...等等一切權力的源頭,有最大決策權
而亞洲籃總FIBA Asia(或稱亞籃總、亞籃協),則是FIBA底下以洲為單位設立的組織
是FIBA的管理下放,負責管理各洲賽事;但統一規章則還是來源於FIBA,僅擁有部份決策權
FIBA的管理權力下放,就只到洲層級

因為亞洲賽區,還區分成7大分區,各分區都有一個籃球協會,
東亞籃球協會(EABA)就是這樣的組織

分區籃球協會屬於甚麼性質?又有甚麼權力?負責做些甚麼?
就性質而言,可以想像成是班級幹部,上至主席下至委員,都是由各分區會員國自己投票選出,
基本上是純服務性質的工作,它並沒有甚麼實質的權力,
會員國有甚麼問題或是需求,可以透過分區籃協去向上反應,最終決策都還是得回到亞籃總,
如果是重大議題,例如仲裁,甚至得上升到世籃總去決議

如果用簡單一句話來形容分區籃協大概是這樣
是一個無實體、無實權、無預算、無給職的「窗口」

東亞籃球協會(EABA)沒有實體,也幾乎沒有決策權,而且沒有預算,
它能做的,就是招集會員國開會開會,傳達賽事訊息、蒐集意見反饋,然後回報給亞籃總等待決策

以這次的爭議事件為例,
中華籃協希望大洋洲那個用不完的名額可以分給東亞分區,
可以去跟東亞籃協反應,然後由東亞籃協向亞洲籃總建議,
或是越過EABA,直接找上亞籃總也不是不行,
但最後決定名額分配的,只會是亞洲籃總,EABA根本沒這個權力

所以那些聲稱EABA可以砍名額的人或媒體,基本不是完全沒去看規章,就是在張口胡說八道!

名額的產出方式,EABA沒有決定權,
但資格的產生方式,EABA倒是可以決定,


各分區球隊取得參賽資格有兩種途徑:一是打資格賽、二是依據國際排名
FIBA章程中明確規定,要使用哪種方式,由各分區自行決定
但這有限定賽事的,如果是成人層級洲際盃,則是會由FIBA主導,強制要打階段資格賽
而U16、U17、U18等區代表產生方式,由分區協會自行決定即可

注意,「自行」兩個字很重要!
由於各分區籃協都是無實體、無實權、無預算的存在,
當你要辦「區域資格賽」,亞洲籃總甚至是世界籃總根本不會給你預算或資源,跟放生沒太多差別!
你得自己想辦法去找主辦國、找預算、找贊助、找會員國參賽...等等
辦完後,再把最後的出線結果呈報給亞籃總

表面上,分區籃協當然可以自行決定要不要辦資格賽,
但現實層面則是:誰來花錢籌辦?怎麼辦?甚麼時候辦?
再來是:分區裡所有會員國的意願如何?只要會員國間意見不統一,資格賽就無法辦
最後當然直接以國際排名決定參賽資格了事,這是在不得已之下,最公平的方式
因為FIBA賽事章程明確規定:「如因任何原因無法辦理資格賽,則依照該分區會員國的國際排名決定參賽資格」

現在,大家可以理解「東亞籃協只靠2個人就決議不辦資格賽」這種說詞,
在現實中是多不可思議的鬼扯話術
根本問題在於,7個會員中,除了排名尷尬的中華隊有比較強烈的動機外,前三名的球隊根本懶得打資格賽;後三名球隊因為就算打了也打不贏,所以有沒有資格賽根本無所謂

也因為前三跟後三實力差距太過懸殊,辦資格賽走過場根本沒意義,
從2009年起,東亞賽區一次資格賽也沒辦過,純靠世界排名決定參賽資格
而,東亞分區前三名的球隊,就算放到亞洲區,本身就是勁旅,
除了2022這一屆之外,其餘6屆中日韓三隊最少都有2隊能奪牌,或是3隊都奪牌,
因此,除了2022年,往年每一屆的東亞區名額最少都是2+2、2+3,
有時中華隊夠爭氣,自己能奪牌,就會變成2+4
站在中華隊的立場,只要自己的排名比澳門、香港、蒙古好,
就算打的濫,隔年也還是能享受到中日韓三隊幫忙打下來的參賽名額,
這種順風車搭久了會麻痺,讓中華籃協根本沒有考慮過,哪天自己會有需要靠資格賽來爭名額的可能性,
換個角度說,過去有便宜好佔,今年佔不到便宜,才想要從資格賽下手,你覺的中日韓三國有沒有義務陪你?


現在我們理一下時間線,中華籃協宣稱8/17才知道規則改變(根本沒改,純屬扯謊),
8月22才確認中華隊無緣亞錦賽,或是確定多出來得名額配給東南亞分區(鬼扯,最晚7月所有分區都知道了,就你中華籃協不知道!)

我是覺得這一整套說詞根本說不通!
東南亞區的資格賽在7月就打完,當時就已經知道大洋洲那支多出來的名額,給了東南亞區
也就是,如果7月前,中華籃協想賭FIBA會不會把多出來的名額配給東亞,
所以沒有任何動作,那我還勉強可以接受這種作法

但7月後已經知道名額給其他分區了,
中華隊如果想參賽,只剩下「去說服其他同分區球隊辦資格賽」一條路了,甚至必須自己主動爭取要籌辦
請問中華籃協你做了嗎??

你該不會只是把你的「希望以資格賽來決定參賽資格的需求」反應給東亞籃協,
然後就坐在那邊等著回覆,天真的認為不積極說服,人家就會理你吧?

在他國立場上,不管是東亞籃協片面決定,還是中日韓三國懶得陪你走過場,
人家也都是依據規則:「依照該分區會員國的國際排名決定參賽資格」
你中華籃協有甚麼臉,要求人家改變慣例來配合你??

再退一百步說,
如果你真的顢頇到是在8/22才確認多出來的名額配給東南亞分區,
在你只剩下「爭取資格賽」一個選擇時,
你跑去找東亞籃協詢問能不能舉辦資格賽,9月中正賽要開打,你8月底才去問辦資格賽的可能,
你覺得東亞籃協在這種時間點,需不需要考慮你的需求?
它可能甚至覺得,連去「打擾」其他會員國詢問意見都沒多大意義!只會增加其他會員國的麻煩而已

以下是總結

1、東亞籃協沒有任何權力去分配名額,中華籃協想爭取,應該去找FIBA Asia
2、東亞籃協是依據FIBA章程,以國際排名決定分區參賽資格誰屬


有了這兩個基本認知後,再來欣賞籃協和台媒的拙劣演出,你會覺得很出戲
繼續打臉

某人說,只要是新聞,因為是第四權,所以一定有查證,所以一定是對的!然後他老兄把新聞當證據一直貼,把自己當成假訊息傳播中心

前兩天我就明確說:幾乎所以台媒,在報導U16事件所引用的來源,全都來自籃協單方面的說詞,若籃協刻意誤導,那媒體在不查證下,新聞資訊可以確定就是錯誤的

終於,有一家媒體不是只看單方面說詞了,跑去問東亞籃協秘書長,結果跟我說的一致:是中華籃協自己在推脫

按照某人的邏輯,只要是新聞就是對的,
不知道這則新聞他肯不肯承認正確性呢,呵呵

https://www.nownews.com/news/6255158
Jason kid wrote:
經過這幾天的簡單介紹...(恕刪)


Jason kid wrote:
繼續打臉某人說,只要...(恕刪)


中共國應該是怕又被台灣痛宰了?





Red Bull Racing Honda
yuanchih wrote:
Jason kid ...(恕刪)


呵呵,無法面對自己造謠的現實,只好顧左右而言他了

喔,抱歉以你的程度連造謠都勉強,根本沒內容阿
你就拾人牙慧而已,旁邊涼快去吧

怕輸,呵呵,自己去查查國際排名吧,跳針仔
你大概以為打U16的,跟打世大運的是同一批人吧

U16在8月打青運的時候,只個位數險勝蒙古,
要是中華隊真靠資格賽爭出線,
不要說打贏中日韓了,搞不好一個不小心連第四都保不住哦~~
持續追蹤

中華籃協這種推卸責任的功力實在很強

三天前,李雲翔公布與東亞籃協秘書長的對話紀錄,
這種故意擷取片段訊息來混淆視聽,實際上根本沒有對真正無法參賽的理由做出任何解答,
只看到李雲翔拿著東亞協會基於禮貌性的回覆字眼,來指鹿為馬解讀成「東亞籃協片面決定」

新聞來源

以下節錄新聞訊息





可以看出,「對方很具體地詢問:中華台北是不是不同意以排名來決定參賽資格?」
然後中華籃協沒有提出任何反對意見,

之所以看不出來,是因為你公布的對話紀錄只公布可以讓你用來「斷章取義」的部分,

我就問李雲翔三個問題:
1、中華籃協有向EABA提議辦資格賽嗎?
2、如果中華籃協沒有相關提議,那你現在到底在吵什麼?
3、如果有提議要辦,甚麼時候提議的?為何提議要辦?

如果你中華籃協早就知道2023年東亞區只有三個名額,
表示你很清楚今年中華隊本來就沒有參賽資格,
那你中華籃協具體在今年到底為小球員們的參賽的機會做了多少嘗試?

如果你中華籃協連今年東亞區只有三個名額都不知道,或是8月才知道
那表示整個中華籃協根本都在混吃等死!

所謂「片面改變規定」,你李雲翔從頭到尾說不清楚,到底改了甚麼規定!

所謂「改」,是指:原本使用A規則,後來使用B規則,這才叫改!

原本東亞區名額數量就是:固定2個+前一屆同分區球隊打下來的額外名額
第七屆在名額數量的產生上,有改變任何規則嗎?沒有!!

真正造成中華隊沒辦法取得資格的原因,明明就是因為名額有限,照排名輪不到中華隊

原本東亞區決定名額誰屬的方式:依照國際排名決定
今年有改變任何取得參賽名額的規則嗎?沒有!

如果你本來能參賽,但資格被剝奪,你完全可以說被打壓;
但問題是,你本來就沒資格參賽,還想要走後門弄到參賽權,打壓所謂何來?還是說不配合你就叫做打壓嗎?



東亞籃協從頭到尾也沒有承諾過你「要辦資格賽」
所謂的「與東亞會長決議依照國際賽排名」,主體自然是決議「以既有慣例來安排,不考慮其他方案」
為何到了你中華籃協口中,變成「決議依照慣例安排」=「決議改變規定」?這邏輯很獨特!
你中華籃協的要求,才是慣例外的方案,自己心裡不清楚嗎!!

至於亞洲籃總的回覆,早在8月就回覆給中華籃協了
「參加U16亞錦賽的球隊,將按照各分區名額從各分區獲得參賽資格。然而,如果由於任何原因未能辦理分區預選賽,則將根據 FIBA 世界排名選出該分區的球隊」

只能說,中華籃協越凹越科幻阿

人家出於禮貌性,盡可能得體回覆你的問題,
結果你公開就算了,還斷章取義,恐怕接下來如果東亞籃協發正式聲明出來,只會讓你籃協更無地自容而已!
mykukoc

100 分!

2023-09-11 15:35
glock34

J大比一堆"霉"體專業多了。現在新聞的風向也開始轉了。

2023-09-11 21:09
這麼小心眼的國家不意外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