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ttaku0413 wrote:每個人的欣賞觀點不...(恕刪) 我觀點跟閣下相同,不過還是有人會去關注這些球員的.在臺灣至少就有2個(你跟我),老人球的馬刺也是一堆鐵粉,不是嗎?不過我要補充的是,NBA是一個商業性質的以票房(觀眾)為取向的 "職業" 運動聯盟.以前Stern還在時更明顯,很多規則的修改.未來的走向,都是以Stern的意志為主導,但所謂Stern的意志,其實也是經過很多市場調查...收視率調查...開會討論的結果,只不過他的領導風格很強勢是真的.而至於一般大眾愛看的是甚麼,大家都心知肚明,也沒啥好講的.就像恐龍博士的名言:生命自會找到出口.這種職業聯盟會隨時修正的,讓他的"口味"能貼近於市場主流.(美國的各種職業運動聯盟之間的競爭也是超級激烈的)所謂青菜蘿蔔各有所好,觀眾也有自己的選擇權阿.據我所知,美國就有少部分人不看商業味濃厚的NBA,而只看NCAA.台灣也有阿,很多人不看581,只看大學跟高中的聯賽,只不過台灣是因為581真的沒觀看價值講個輕鬆的大家笑一笑,早在公牛王朝時,我就聽過有人講這樣的話:我最討厭看公牛隊的比賽了,還沒打就知道誰會贏的比賽,有啥好看的!這句話其實也不無道理阿,真的就是欣賞觀點不同而已阿.不需要為這種事情吵架.
我想大家都誤解字面上的意思了吧所謂“對抗性”指的應該是進攻時那種緊張的壓迫感防守時那種感覺快窒息的感覺而每個人的角色分明最重要的是各隊都有代表性的當家球員實力也不會相差過於懸殊當然我還是推崇公牛王朝的時代看MJ打球是一種享受比現在亂投亂打好看多了
樓上說的對,所謂的對抗性是指90年代至少有8隊以上的巨星們勇於挑戰MJ的球隊,雖然輸多贏少,但是贏過MJ的球隊就是爽,也沒有人會因此而去抱MJ的大腿,就是不斷挑戰公牛隊,而MJ之所以為籃球之神也就是因為他總是在最後關頭能克服各種敵隊的挑戰而獲得總冠軍的過程,沒有這樣的對抗過程,冠軍就沒有這麼讓人覺得精彩萬分!公牛能兩次三連霸不是只有強在MJ的籃球能力與天分,隊友努力的籃板,防守與得分能力,團隊的運作與教練的戰術都是頂級,看公牛隊球員離開公牛隊後都變弱了就知道差異了.此外90年代的禁區單打能力真的比現在的高球員強太多,得分前5名幾乎都不是3分射手,即使如大嘴米勒靠三分球得分的占比也沒有現在的射手們高,更多的是戰術運用與中距離空檔得分.mumm006 wrote:我想大家都誤解字面...(恕刪)
覺得超級好笑最有對抗性的當屬LBJ連被撞拉擋都能進算加罰但也是被罵最慘的NBA會變這種生態也不奇怪以前常常進攻時間都拖到剩幾秒來個單打進就覺得超神現在講求效率~一直射射射當然有效率的多NBA如不把三分取消這種一球就多50%的拿分只會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