肚皮環繞音效00 wrote:
沒有紀律(恕刪)
世大運男籃這批大學生昨日有好表現,值得賀采。因為還是學生,仍較單純,還沒墮落,希望他們持續打球初衷,讓台灣籃壇有所改變!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kingjehau wrote:
台灣除了羽球之外,有...(恕刪)
你是台灣人嗎?
你沒聽過林昀儒嗎?
光看林昀儒在 2022 年的成績,就在世界中很頂尖了!
ITTF WTT大滿貫賽新加坡站混合雙打亞軍(搭檔鄭怡靜)
ITTF WTT挑戰賽卡達多哈站混合雙打冠軍(搭檔鄭怡靜)
ITTF WTT球星挑戰賽卡達多哈站混合雙打冠軍(搭檔鄭怡靜)
ITTF WTT挑戰賽薩格勒布站男子單打冠軍
ITTF WTT阿拉木圖桌球挑戰賽男子單打亞軍
ITTF WTT阿拉木圖桌球挑戰賽混合雙打冠軍(搭檔陳思羽)
ITTF WTT阿拉木圖桌球挑戰賽男子雙打冠軍(搭檔廖振珽)
ITTF WTT冠軍賽澳門站男子單打四強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飛魚王子 wrote:
今天和昨天看了台日籃...(恕刪)
不少球迷丟出萬年疑問,「台灣是不是也能?」知名球評朱彥碩坦言,我們的籃球主事者, 忙著搓政治,有去想過未來台灣10年的籃球、甚至是5年, 要做些什麼?
朱彥碩指,年初去聽B聯盟(日本職業籃球聯賽)主席介紹他們的時候, 聽到的是一個十年的長遠計劃。「我一聽就知道我們失敗的原因了-我們的籃球主事者, 忙著搓政治, 有去想過未來台灣10年的籃球, 甚至是5年, 要做些什麼?」
退役國手楊玉明也曾表示,以前在打中華隊的時候,好像很少輸過日本隊,並直言這幾年在美國,看到日本、菲律賓的行政部門,都全力支持把他們國內最優秀、最有可能打上NCAA的優秀選手,從小就放到美國接受美式訓練,也一直在美國尋找當地的日本裔、菲裔籃球好手,協助他們有一天能站上NCAA或NBA舞台展現自己,培養未來國家隊選手也行銷他們國家能見度,希望臺灣也能展現培育人才的積極性。
供大家參考 !
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