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cketman wrote:
希望臺灣的體育界,會有人把美國NCAA的企業化經營,帶進HBL。美國一些州立大學的球館,幾乎都是NBA球館可容納一兩萬人的規模,球館的管理也是NBA水準。
像這次HBL決賽,採免費入場,當然是亂成一團。我希望能使用者付費,這樣才有機會享受好的觀賽品質。
球賽門票的盈餘,拿來成立獎學金,送優秀球員「公費留學」美國。這樣也能鼓勵學生與學生家長積極參與臺灣的籃球,扭轉打籃球就是頭腦簡單的刻板印象。
美國這些籃球名校,很高比例上是學術排名不差的「好學校」。
你的想法不是不對,但在台灣是完全不適用,
基本上為何HBL為何能如此受歡迎,贏過UBA跟SBL
很大的原因就是,他們跟利益扯不上邊,就是單純的打球,就只為了榮譽跟樂趣,
他們球技生澀(當然UBA,跟SBL也好不到哪),觀念仍不足,體能與對抗更是不如已成年的等級,
但是它們的不怕受傷的拚勁,對比賽的執著,隊教練安排的執行,對裁判的尊重(罰球前先敬禮,SBL則踹裁判)
都是其他比賽看不到的,而我個人除這些外,我更想看的是他們對籃球的純真努力的態度,
UBA幾乎也都是HBL體保上去的,但是台灣大學生誰都知道是甚麼樣子,
有誰要念書?有誰會要練球,把妹泡夜店都來不及了,
考試靠作弊老師放水教練求情過關(以前我們學校體保生是這樣,現在我不知)
打球?純粹只是為了維持學生身分的工具,順便看看能不能用這個騙幾個女生上床,
在十幾年前,屏中再興幾乎稱霸HBL的年代,我們大學屏中進來的體保自己都承認他的巔峰就是高中時期了
出社會由於英文也不行,成績也不好,也沒學到專業,一堆都是做拉保險,房屋仲介等工作,
少數少數能夠成為體育老師,甚至SBL球員,已經是頂天的發展了。
接下來討論SBL........
恩.........討論完了...
最後我想說美國大學NCAA,小弟我在美國念研究所,也唸過別間學校語言學校
一間籃球隊是屬NCAA一級,另一間是NCAA三級
首先以文化問題來講,他們觀念不像我們只有念書才有出息,它們認為體育也是能培養成職業,
並且能發展成一個事業,而它們也有足夠的市場與源源不絕的球員來撐起這一整個系統,
別說是沒錢的黑人,連有錢的白人也都願意讓自己子弟走這條路,
基本上他們球員來源跟這個系統是一個金字塔型,也就是NBA是最頂端,
另外美國是個已開發的進步國家,年均GDP是我們的近三倍,
簡單來說,它們的資源比我們多,錢不但也比我們多,而且對他們來講很便宜,
在美國隨便一個深山裡面的破國中,都能有一座室內木質地板有看台記分板冷暖空調的球場,
在台灣?資源最充沛的台北市的高中甚至大學都不一定有室內球場,更別提台北市以外的地方了,
而在美國大學的籃球場就不用提了,看過電視都知道,
從最基本的硬體,我們現在講的是培育人才的硬體都這麼簡陋克難了,
再加上我們的讀書唯一的文化,會去打球的都是不愛念書不會念書的,
球員來源的素質,數量的不足,加上市場根本太小撐不起這一整個金字塔系統,
硬搞,也只是垮而已,沒有意義。
今天HBL能這麼成功已經很難得,真的不希望他被商業利益介入,
不售門票是個正確的決定,也正面帶動了台灣籃球風氣(比起SBL敗壞....)
這已經是台灣不怎麼樣體育界的一個小確幸,也是無奈中的一點點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