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這篇居然只在一個這麼大的中國中一個小小的籃球場,經歷過3對3籃球就覺得台灣的籃球水準贏過大陸,這樣本數據也太少了吧,13億人口也不見得有很多人都愛打籃球,這取樣太不切實際了,該不會以為幾次國際賽台灣贏了幾次中國隊就開始自大了,我看這次仁川亞運少了Q隊長可能打回原形。
平均水準的話1. 打全場應該沒有太大區別,全場沒那麼吃身材2. 半場的話,比較依靠身高和塊頭,速度和彈跳用處不大,台灣可能可以和大陸南方省份拼一拼,但是對上北方地區的,身高差10cm,體重都差10kg以上,人家只用屁股也贏了
多上虎朴看看,大陸牛逼的網友太多了。什麼一天投五百個三分球的,深蹲一百五甚至兩百公斤的,十幾歲運球就練到和機關槍一樣的,這些在台灣幾乎很難看的到,大陸肯苦練的人非常多,再加上平均身高上的優勢,台灣真的沒得打。大陸的國家隊主要是被政治搞壞了,而不是真的實力不夠,在經過換血之後,以後的大陸隊不管我們有沒有戴維斯都不可能贏了,像周琦,趙岩昊這種層級的人才,台灣真的不容易出現,以天賦來說,也就劉錚和吳永盛能有機會到達亞洲頂級的水平。
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一種別人人多、地大才有這種成果,台灣人少才會輸,很可惜,其實已經算很厲害了。我覺得這種想法只是自我安慰捏!國對國就是看結果,其他因素都是自己的問題,要想辦法克服才是,不要每次出國都"雖敗猶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