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覺得差別在於球星領導力大幅弱化球星有領導力,才能凝聚團隊,隊與隊的競爭才會突顯,這才是職業運動好看的地方個人球技再好,一場比賽耍個幾次,不會讓人熱血領導力需要球技,鬥志,甚至忠誠常常轉隊的人領導力肯定弱 (記得以前看板球星轉隊為求冠大多只會發生在生涯末期)拿肥約後擺爛的人領導力肯定弱鬥志意志不強的人領導力也不會強重視個人數據大過球隊勝負的更不用說只要看看前幾個世代,各隊看板球星的領導力跟現在的"球星",就知道差很多Duncan幾乎是唯一一個Kobe太重視自己,帶不起隊友,這是他的缺點其他就根本不用提了
個人的意見是制度造成的最近幾年NBA show的成份越來越高, 導致缺乏球星的球隊失去競爭力與光環再加上規則不斷修改讓進攻/防守的平衡倒向進攻方, 因此有些球員就憑藉著名氣佔盡便宜相對的失去了以往大部分球星所具備的基本心態--"為求勝利不斷撕裂對手的企圖心"今年的冠軍賽就是一個很鮮明的例證.
我也是從上世紀看到這個世紀的,真不認為現在弱,只是規則不同,打法不同而已NBA改規則也是因為適應環境與球員,比如籃下合法衝撞區,是因為出了一個怪獸歐肥。每個世代的人類身體條件都在進步的,我覺得平均來說,現在的球星身體條件優於過去的每個世代的球星狀況,應該可以看每十年的選秀出來的球星有哪些,再比較那個世代好一點,例如 80~90年代最佳的是Jordan (史上最佳),還有皮本、非洲天王…而90~00年代最佳的是Kobe、歐肥、Duncan…00~10年代最佳的是LBJ、KD…也許可以排排看,這三個年代的球星陣容,不知道那個世代的比較利害哦!可以確定的是00~10年代"中鋒"真的差多了。